木莲冲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监测方案.doc

木莲冲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监测方案.doc

ID:61334093

大小:6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1-25

木莲冲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监测方案.doc_第1页
木莲冲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监测方案.doc_第2页
木莲冲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监测方案.doc_第3页
木莲冲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监测方案.doc_第4页
木莲冲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监测方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木莲冲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监测方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木莲冲路工程高边坡支护工程(K1+720~K2+040)监测方案施工单位:长沙市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时间:2010年11月17日木莲冲路工程高边坡支护监测方案一、工程简介       木莲冲路道路工程的高边坡支护工程属于雨花区第一个高边坡支护工程,因此区政府对该工程的监测很重视。边坡距离很近的省看守所,是省重点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生大的变形,必然会对省看守所建筑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甚至会产生大的破坏。为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设计方案对支护结构、边坡周围的土体和相邻的建筑物

2、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监测。周围已有建筑物位移、沉降监测点位置及观测路线。该工程有如下特点:(1)切方深,工程量大拟建木莲冲路K1+720~K2+040道路工程,主要以垂直开挖为主,切方深度10.6m~17.9m。因管线的开挖与铺设,坡脚以下还需进行1~2m的管线沟的开挖。(2)支护形式多样,支护高度起伏大北侧省公安厅看守所侧有一拟建室内通道,宽6.0m,起止标高77.12m~83.0m~70.1m,长210.0m,支护高度在0~10.5m之间渐变起伏,边坡剖面变化复杂。区段内支护形式共有锚杆框架梁、悬

3、臂式挡墙、桩-锚体系三种支护形式,为复合支护形式。(3)坡顶建筑重要,位移要求严格该段施工场地狭窄,环境特征复杂。边坡开挖影响范围内(1~3倍开挖深度)有重要保护建筑物:环保学校内有一栋2层已建砖混结构建筑(浅基础,),距边坡水平距离5.2~10.0m;一栋6层砖混学生宿舍楼(桩基础),距边坡水平距离10.5m;一栋6层砖混学生宿舍楼(浅基础,奠基于10.5厚填土)距边坡水平距离17.8m;公安厅派出所侧有二栋3层砖混被装仓库(独立柱基础埋深4m)距边坡水平距离3.3m~12.7m。(4)地质情况

4、复杂,施工工艺要求高场区地层自上而下为:杂填土(局部下伏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圆砾、强风化泥质粉砂岩。道路主要通过地层为圆砾层,锚索施工较为困难,施工工艺要求高。填土范围分布广,层厚起伏大,最大厚度12.0m,最小厚度0.0m。二、监测目的任务1、监测设计原则       监测方案必须建立在对工程场地地质条件、高边坡支护设计和施工方案以及相邻环境详尽的调查基础之上。同时还需与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实验单位以及管线主管单位和道路监察部门充分地协商。       高边坡支护工程施工现场监测

5、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周围土体和相邻建筑物。1)监测工作的布置具有代表性,应基本上能控制整个边坡可能的变形;2)监测设施的布置应考虑长久、稳定、可靠、不易被破坏,其基准控制点应在边坡开挖影响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3)方法和仪器以满足精确反映边破变形动态为首要选取原则,结合实际情况,考虑仪器维护方便、费用节省等因素。4)监测与指导施工、优化设计、确保安全有机结合。2、监测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建筑

6、变形测量规程》JGJ/T8《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DBJ14-024-2004《长沙市雨花区木莲冲路挡土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湖南省核工业岩土勘察设计研究院2009年5月提供;《长沙市雨花区木莲冲路挡土道路工程补充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湖南省核工业岩土勘察设计研究院2009年8月提供;《木莲冲路工程(洞井路—万家丽路)施工图设计边坡支护工程》——长沙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0月提供;3、监测方案3.1监测阶段开挖施工过程监测,对边

7、坡坡顶建筑及支护结构进行位移及应力监测,为边坡工程优化设计、施工指导,及确保边坡稳定、施工安全等提供科学依据。此阶段持续整个建设期内。3.2监测内容及重点根据《木莲冲路工程(洞井路—万家丽路)施工图设计/边坡支护工程》,结合相关规范,拟开展如下监测内容:1)重点保护建筑的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2)支护桩桩顶位移监测;3)桩身变形、桩身内力监测以及锚索应力监测。根据《木莲冲路工程(洞井路—万家丽路)施工图设计/边坡支护工程》计算书及现场实际情况:A、场地内重要监测区域为:环保学校侧BK1+950~BK

8、2+040(重点保护建筑:两栋6层学生宿舍);看守所侧AK1+750~AK1+890(重点保护建筑:看守所2栋3层仓库);B、重要监测时段为:开挖卸土期间,发出监测预警期间等关键时段。3.3监测点布置1)建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主要布设于临开挖面的角点和适当位置,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密(测点DJ1~DJ12,详见附件一);2)支护桩桩顶水平位移监测:布设于桩顶(测点PJ1~PJ12,详见附件一);3)根据《木莲冲路工程(洞井路—万家丽路)施工图设计边坡支护工程》,AK1+7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