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docx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docx

ID:61342025

大小:131.5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1-26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docx_第1页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docx_第2页
资源描述: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土地荒漠化为例篇章一:初识荒漠化1.荒漠化是指由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因素所造成的__________。2.荒漠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篇章二:了解荒漠化【活动】阅读不同类型荒漠化的特点,判断我国不同地区(A~H)对应的荒漠化类型。1.土地沙漠化: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2.石漠化: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土层厚度薄(多数不足10cm),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3.红漠化:雨水冲刷和流水冲蚀作用使裸露

2、的红壤成块流失,导致土层变薄甚至缺失而不能生长植被。4.冻融荒漠化:在温差较大的地区,岩体或土壤由于剧烈的热胀冷缩而造成结构的破坏或质量的退化。5.水土流失: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6.土壤盐碱化:地下水位上升使土壤底层的盐分上升至地表,水分蒸发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7.草原退化:即草场植被衰退。表现为优良牧草种类减少,各类牧草质量变劣,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等。8.黑土退化:黑土质量退化和数量减少。篇章三:捕获荒漠化库布齐沙漠的前世今生库布齐沙漠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

3、”字弯里的黄河南岸,其北是黄河,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材料一:在西周时期,库布齐草原上就出现了朔方古城。当时,这里森林茂密、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戎狄、匈奴等在这里繁衍生息。自商代后期至战国,气候变得干冷多风,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容易引起风蚀。由于干旱缺水,境内以流动、半流动沙丘为主。区内地带性植被,自东南向西北表现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区内降水稀少,但有时降水强度却比较大,为土地表层风化提供了条件。库布齐沙漠在此期间形成。探究题1:结合材料,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与土壤方面,分析库布齐地区的

4、自然地理特征?库布齐地区由原来的森林、草原转变为沙漠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材料二:数千年来,库布齐一直为干冷多风的气候所苦,粗放式的放牧和破坏性的挖掘活动更让脆弱的生态雪上加霜。明末清初之际,无节制、无约束的放垦开荒大大加重了此处土地的荒漠化。大片的良田变成荒漠,朔方城也逐渐荒废,被人遗弃,繁华一时的胜景终究湮灭在了漫漫黄沙之中。最终,风沙肆虐,草原沉沦,风采与荣耀随之而逝,水草丰美的宝地退化为“死亡之海”。探究题2: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库布齐地区从水草丰美的宝地退化为“死亡之海”与人类活动有什么关系?材料三:新中国成立时,库布齐沙漠每年

5、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外粮仓”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沙区老百姓的生存和生命安全常受其扰。流入泥沙1.6亿吨,直接威胁着“塞20世纪80-90年代,冬春狂风肆虐,黄沙漫卷,800公里之外的北京饱受沙尘暴之苦。探究题3:结合材料,思考库布齐地区的荒漠化会产生哪些危害?材料四:1988年,亿利资源集团着手恢复库布齐的往日风采,开始治沙征途。30年间,亿利集团利用“甘草固氮治沙改土”技术,让1棵甘草治沙的面积由0.1平方米扩大到1平方米,把大面积沙漠变成有机土壤;还充分利用沙漠丰富的光、热资源,大规模发展了以大棚和节水灌溉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种

6、植出了沙漠西瓜、沙漠西红柿等。在穿沙公路两旁植树种草、设置沙障,筑起了一道242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遏制了内蒙古和北京的沙尘,让悬在北京头上的一盆沙变得越来越少。探究题4:结合材料,列举库布齐沙漠治理采取的合理措施。对我国西北地区治理荒漠化有什么借鉴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