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规范练26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规范练26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docx

ID:61345856

大小:59.6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1-26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规范练26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规范练26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规范练26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三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课时规范练26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名校名推荐⋯⋯⋯⋯⋯⋯⋯⋯⋯⋯⋯⋯⋯⋯⋯⋯⋯⋯⋯课时规范练26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17山东菏泽期末)下图为美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图(其中1953年GDP总量为3793亿美元,2007年GDP总量为140287亿美元)。据此完成第1~2题。1.美国制造业()A.不向服务业转变B.计算机开发行业集聚加速,以取得规模效益C.淘汰传统制造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D.就业所占比重下降,总产值上升2.据图可知,美国()A.政府是影响产业结构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B.第一产业比重小,产业水平低C.

2、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企业外迁量大D.第三产业消耗资源多,对环境的影响大答案:1.D2.C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得出,美国制造业大部分向服务业转变;计算机开发行业集聚减缓;改造传统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就业所占比重下降,总产值上升。第2题,据图可知,美国第一产业比重小,产业水平高;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企业外迁量大;第三产业消耗资源小,对环境的影响小。(2017河南洛阳三模)右图示意青藏线唐古拉山段某处的景观,该装置是为保护青藏公路而建的工程设施。据此完成第3~4题。3.推测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

3、水土流失B.防止冻土融化C.防止滑坡D.防止低温对路基的破坏1⋯⋯⋯⋯⋯⋯⋯⋯⋯⋯⋯⋯⋯⋯⋯⋯⋯⋯⋯⋯⋯⋯⋯名校名推荐⋯⋯⋯⋯⋯⋯⋯⋯⋯⋯⋯⋯⋯⋯⋯⋯⋯⋯⋯4.对该装置破坏最大的可能是()A.野生动物的破坏B.低温的破坏C.紫外线强烈的破坏D.大风的破坏答案:3.B4.D解析:第3题,青藏公路在唐古拉山段运行时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冻土的融化,遮阳板可以遮挡阳光,避免地温过高导致冻土融化。第4题,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段风力大,遮阳板极易受到大风破坏而倒塌或损毁。(2017江西赣州二模)全要素生产率(TFP)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三

4、个来源:一是效率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在计算上它是指总产出除去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之后的“余值”。下图为1980—2007年中国资本、劳动、TFP贡献率统计图。读图,完成第5~7题。5.1980—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是()A.资本投入B.劳动力C.TFPD.国家政策6.图中甲处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大量廉价劳动力进城B.国际品牌代工厂拥入C.国家大力发展轻工业D.国有骨干企业破碎化7.促进中国未来经济效益高速增长主要依靠()A.调整消费结构,扩大内需B.改造升级传统大型企业C.优化煤、电、

5、油、气供需关系D.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答案:5.A6.B7.D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1980—2007年资本贡献率最高,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拉动力为资本投入。第6题,读图可知,甲处资本和劳动力贡献率大,而TFP贡献率小,说明我国在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上较大,而实际利润较低,主要是由于国际品牌代工厂的拥入,使得我国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大,TFP与资本和劳动力呈负相关的关系。第7题,由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依赖资本和劳动力的大量2⋯⋯⋯⋯⋯⋯⋯⋯⋯⋯⋯⋯⋯⋯⋯⋯⋯⋯⋯⋯⋯⋯⋯名校名推荐⋯⋯⋯⋯⋯⋯⋯⋯⋯⋯⋯⋯⋯⋯⋯⋯⋯⋯⋯投入的,而TF

6、P贡献率较低,说明科技投入较少,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应当加强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增加科技投入。8.(2017湖北荆州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产油国,但是全境59%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比较广,为主要水源。利比亚南部的地下含水层理论上可以供水长达1000年,政府规划从南部向北部城市地区大规模调水。上图为利比亚城市、石油分布及调水线路分布图。(1)简述利比亚的位置特征。(2)根据材料,分析利比亚城市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原因。(3)图中虚线为输水管道,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不能

7、采用明渠输水的原因。(4)说明利比亚长期、大规模进行石油开采、加工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答案:(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国土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低纬度地区(或热带、亚热带)。海陆位置:地处非洲大陆北部,北临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望。交通位置:位于中东石油外运欧洲的重要通道。(2)地中海气候,温和湿润,气候适宜;地形平坦,以平原为主;沿海海洋交通便利;石油资源丰富,易形成资源型城市。(3)该地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气温高,植被稀疏,蒸发旺盛;土壤干旱缺水,水资源下渗严重;明渠输水损失太大,水资源利用率低;风沙活跃,明渠输水易遭受

8、风沙掩埋,恶化水质。(4)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严重;过度开发导致石油资源枯竭;加剧水资源的紧张程度;造成大气、水体污染。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描述位置特征。第(2)题,从地形、气候、资源、交通等方面分析利比亚城市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