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doc

锅炉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doc

ID:61415783

大小:430.50 KB

页数:81页

时间:2021-01-27

锅炉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doc_第1页
锅炉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doc_第2页
锅炉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doc_第3页
锅炉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doc_第4页
锅炉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锅炉运行及事故处理规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编号:LD/S—GY—101—R0龙达(江西)差别化化学纤维有限公司公用工程部热电厂锅炉运行规程2009年月日此文件为专有信息,仅供龙达内部员工使用。未经相关授权监管人员书面同意,严禁向任何外部人员提供此信息!附件清单:1、2、3、本版的拟稿人、审核人及批准人:姓名/职务签名及日期拟稿人李勇强-部门经理审核人蓝庆明-生产副总经理批准人屠建中-总经理修订历史记录:版本号日期目的/说明R000-00-2009原版R1R2第一篇锅炉主机运行第一章锅炉设备和燃烧特性1.1锅炉概况:(1)型号:UG-130/5.3—M6(2)

2、制造厂家:无锡锅炉股份有限公司(3)制造日期(4)安装日期:(5)投产日期:(6)安装单位;湖北工建1.2设备概述:本锅炉是中温,次高压,单锅筒横置式,单炉膛,自然循环,全悬吊结构,全刚架∏型布置。锅炉运转层以上露天,运转层以下封闭,在运转层8.0米标高设置混凝土平台。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锅炉中部是蜗壳式汽冷旋风分离器,尾部竖井烟道布置两级二组对流过热器,过热器下方布置三组膜式省煤器及一,二次风各三组空气预热器。本锅炉为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的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结合无锡锅炉厂多年生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经验,是双方合作

3、的新一代产品。在燃烧系统中,三台给煤机将煤送入落煤管进入炉膛,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分别由一、二次风机提供。一次风机送出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由左右两侧风道引入水冷风室,通过水冷布风板上的风帽进入燃烧室;二次风机送出的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预热后,通过分布在炉膛前、后墙上的喷口喷入炉膛,补充空气,加强扰动与混合。燃料在炉膛内与流化状态下的循环物料掺混燃烧。床内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大量物料在炉膛呈中间上升,贴壁下降的内循环方式,沿炉膛高度与受热面进行热交换,随烟气飞出炉膛的众多细小颗粒经汽冷分离器分离之后,绝大部分物料又

4、被分离出来,从返料器返回炉膛,再次实现循环燃烧。比较洁净的烟气经转向室、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省煤器、一、二次风空气预热器由尾部烟道排出。并通过向炉内添加石灰石来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采用低温和空气分级供风的燃烧技术能够显著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锅炉的水、汽侧流程如下:给水经过水平布置的三组膜式省煤器加热后进入锅筒。锅筒内的锅水由集中下降管、分配管进入水冷壁下集箱、上升管、上集箱,然后从引出管进入锅筒。锅筒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饱和蒸汽从锅筒顶部的蒸汽连接管引至汽冷旋风分离器,然后依次经过尾部汽冷包墙管、吊挂管、低

5、温过热器、喷水减温器、高温过热器,最后将合格的过热蒸汽引入汽轮机。1.3设备简介:1.3.1锅筒及锅筒内部设备锅筒内径为1600mm,壁厚为60mm,封头厚度为60mm,筒体全长9940mm,材料为20g。锅筒内正常水位在锅筒中心线以下85mm处,最高、最低安全水位距正常水位为上下各75mm。锅筒内部装置布置有旋风分离器、均汽孔板和顶部百叶窗等内部设备。锅筒内装有37只直径为φ294mm的旋风分离器。锅筒给水管座采用套管结构,避免进入锅筒的给水与温度较高的锅筒壁直接接触,降低锅筒壁温温差与热应力。由旋风分离器出来的蒸

6、汽穿过上部波形板分离器,再经锅筒顶部梯形分离器箱,然后进入锅筒的汽空间进行重力分离,再经过顶部百叶窗和多孔板进行二次汽水分离,最后蒸汽引出管到过热器系统。为防止大口径下降管入口产生漩涡和造成下降管带汽,在下降管入口处装有珊格及十字板。为保证蒸汽品质在锅筒内还装有加药管和连排管;为防止锅筒满水还装有紧急放水管。锅筒上设有上下壁温的测量点,在锅筒点火启动升压过程中,锅筒上下壁温差允许最大不得超过40℃。同样,启动前锅炉上水时为避免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进水温度不得超过90℃,并且上水速度不能太快,尤其在进水初期更应缓慢。锅筒

7、采用两个U型吊架悬吊在顶板梁下,吊点对称布置在锅筒两端,相距7010mm1.3.2水冷系统炉膛横截面为7010×4850m㎡,炉膛四周由管子和扁钢焊成全密封膜式水冷壁。前后及两侧水冷壁分别各有87-φ60×5与60-φ60×5根管子。前后水冷壁下部密相区处的管子与垂直线成一夹角,构成上大下小的锥体。錐体底部是水冷布风板,布风板下面有水冷壁管片向前弯与二侧墙组成水冷风室。布风板至炉膛顶部高度约29米,炉膛烟气截面流速约为4.5m/s。后水冷壁上部两侧管子在炉膛出口处向分离器侧外突出形成导流加速段,下部锥体处部分管子对称

8、让出二只返料口。前水冷壁下方有三只下煤口,侧水冷壁下部设置有供检修用的专用人孔,炉膛密相区前、后、侧水冷壁还布置有一排二次风喷口。前、后、侧水冷壁分成4个循环回路,由锅筒底部水空间引出2根φ377×16集中下降管,通过8根φ133×6和4根φ159×8的分配下降管向炉膛水冷壁供水。其中两侧水冷壁下集箱分别由2根φ159×8的分配下降管引入,前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