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纳税之道”.doc

破解“纳税之道”.doc

ID:61429948

大小:1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1-29

破解“纳税之道”.doc_第1页
破解“纳税之道”.doc_第2页
破解“纳税之道”.doc_第3页
破解“纳税之道”.doc_第4页
破解“纳税之道”.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破解“纳税之道”.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破解“纳税之道”张格亮“中国企业将来存在的最大风险不是经营风险,而是税收风险!”中国纳税筹划网总裁宋洪祥说,“中国的企业只知道交税,对税的产生过程并不了解,因而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我希望把自己在税务领域摸爬滚打20来年的经验传授给中国的企业,让它们强大起来。”纳税筹划 从源头做起问:您一直在倡导“业务过程的税务筹划”,这个概念如何理解?答:这要从纠正企业对税收认识上的重大误区谈起。很多企业都认为税收是由两个过程组成的,一是企业纳税的过程,二是税务机关征收的过程。但是企业都忽略了税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

2、的过程——税收产生的过程。企业是因为有了经营行为而交税,销售产品要交增值税,提供劳务要交营业税。不同的经营行为产生不同的税收,没有经营行为就没有税。查税时,税务机关只相信企业的合同或者相应的证明,不看账,因为账是可以“做”出来的。而这些合同和凭证都是由业务过程产生的,是受法律保护的。因此,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收。但企业的合同没有一份是财务部门签订的,都是业务部门签的。如采购部门签订采购合同,销售部门签订销售合同等。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税收是业务部门在做业务、签合同的时候就产生了。因

3、此,我所说的纳税筹划,其实指的是企业要做好业务过程的筹划。要解决税的问题,必须控制好“源头”,从税收产生的过程做好筹划。现在有不少老总,不注重业务过程的纳税筹划,只知道让财务人员在账目上做文章,甚至把偷税当成考核财务能力的标准,这种违法行为是非常危险的。企业要长足发展,要走出税收的误区,不能只看到税的交纳过程,更应看到其产生的过程,要懂得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收,只有加强业务过程的税收管理,才能真正规避税收风险。问:您认为财务部门和税收是什么关系?答:我们都知道财务部门是天天和税务机关打交

4、道的,每个月都要到税务机关报税。因此,目前大多数企业都认为公司的税收就应该是财务部门的事儿,业务部门可以随意做业务、签合同,税收问题最后交给财务处理。这种观念和做法自然会出问题。自然会导致征管法中提到的伪造、编造,是一种偷税行为,必然给企业经营造成很大的风险。仔细分析一下,财务在税收上不过是将业务部门产生的税收在账务上反映出来,并交纳到税务局去。客观地说,是业务部门产生税收,财务部门反映和缴纳税收。避税就没有合理的问:近年来,许多企业热衷于讨论如何“合理避税”,“纳税筹划”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字眼,您

5、认为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答:避税就没有合理的!否则税务总局就不必专门设立“反避税调查处”了。用税务总局理论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培森的话说,“我们不认为避税有所谓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分,税务局反对所有形式的避税行为。”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很明显,偷税、逃税、骗税、抗税都是违法行为,其结果必然是受到法律的严惩。目前有不少企业认为,既然税收不能逃,那我就避。甚至他们还认为,避税是以一种“非违法的”手段达到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的,所以避税虽然不合法,但也不违法,称为“非违法”。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是避税就

6、没有合理的,以“非违法”的手段达到规避纳税的义务,它在相当程度上与逃税一样,危及国家税法,直接后果是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间接后果是税收制度有失公平,故国家必然要通过反避税法规对这类行为加以遏制。纳税筹划不同。纳税筹划不是筹划国家的税收政策,税收政策是国家制定的,是不可以改变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根据税收政策来设计企业的业务发生过程,通过对纳税事宜进行合理策划,达到减轻企业税收负担,降低纳税成本的目的。国家对纳税筹划持肯定的态度,在《中国税务报》上就专门开辟了纳税筹划专栏。税务总局反避税处处长苏晓

7、鲁说过,税务筹划机构应该花大力气对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研究和运用,而不应该停留在利用现行税收政策的缺陷、不足和漏洞上。因此,纳税筹划不是钻政策漏洞,而是策划和选择业务发生过程,合理合法地减轻税负。很多企业因为苦于找不到通过合法的纳税筹划手段达到扩大收益的正确方法,退而求其次地用“逃税”和“避税”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因此,到税务机关来稽查时,总会被查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得不接受处罚甚至被诉上庭。其实,企业只要把花在“避税”和“逃税”上的精力和时间用到合理合法的纳税筹划上,一样可以达到增加收益的目的。化解财务

8、风险问:一个合格的CFO应该如何为企业做好纳税筹划?他需要具备怎样的专业素质和什么样的职权?答:今天的CFO是CEO的战略合作伙伴,是为企业合法运作和企业增值保驾护航的人。CFO有责任在例如签订合同等关键时刻给CEO提供专业的意见,从决策环节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潜在的税收风险。要做到这一点,CFO的工作范围就不应该仅局限于税收缴纳的财务范畴,而应该全面掌握税收产生的业务过程。在现有公司治理结构下实现这一点,CFO的沟通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应该说要具备一种“渗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