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

八年级 (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

ID:61443804

大小:14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1-31

八年级 (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_第1页
八年级 (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_第2页
八年级 (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_第3页
八年级 (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_第4页
八年级 (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 (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20分钟)2x-1一、填空题(12×3’=36’)1、当x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分式有意义2、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程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__。4.点(1,3)在双曲线上,则K=__________________5、当m=_____________时,是反比例函数。6、设菱形的面积为48,两条对角线长分别为x,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7、等边三角形的边

2、长为6cm,则其高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_8、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x+1,x+2,x+3,是当x=___________时,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9、直角三角形最大边长为8CM,则该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___。10、等腰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10,14,2,则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11.一组数据6,8,7,5,9,8的平均数为__________。12、如果数据…,的方差为m,那么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___。二、选择题(4’×4=16’)x-yx+y13

3、.若中x,y值都扩大3倍,则分式的值()A.扩大3倍B.不变C.缩小3倍D.扩大9倍131314.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一个点的坐标是()A.(3,1)B.(-3,1)C.(3,)D.(,3)15.矩形ABCD的对象线AC,BD相约于点O,且∠AOB=60°,AB=8CM,则AC长为()A.16CMB.8CMC.83CMD.24CM16.已知一个样本1,3,2,5,x,它的平均数是3,则这个样本的方差为()A.2B.3C.4D.5三、解答下列各题(共98分)17.(6’)解方程18.(6’)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4、x=1,.19.(7’)△ABC中,AB=13cm,BC=10cm,BC边上的中线AD=12cm,求AC.20.(7’)比邻而居的蜗牛神和蚂蚁王相约,第二天上午8时结伴出发,到相距16米的银杏树下参加探讨环境保护问题的微型动物首脑会议,蜗牛神想到“笨鸟先飞”的古训,于是给蚂蚁王留下一纸便条后提前2小时独自先行,蚂蚁王按既定时间出发,结果它们同时到达,已知蚂蚁王的速度是蜗牛神的4倍,求它们各自的速度。21.(7’)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长势,分别从中抽取5株麦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cm)甲1213141511乙

5、121610141322.(8’)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两条对角线的和为36cm,AB的长为5cm,求△OCD的周长。23.(8’)如图,点E,F,G,H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上的中点,四边形EFGH是怎么样的四边形?说明理由。24.(8’)已知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象限交于B(4,n),求k,n的值。25.(9’)小东拿着一根长竹竿进一个宽为3m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去,又坚起来拿,结果竿比城门高1米,当他把竿斜着时,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竿长多少米?26.(10’)某公

6、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职员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经理管理员职员人数11215320工资5500500035003000250020001500(1)该公司职员月工资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应该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中的哪一个来描述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27.(10’)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点P为四边形ABCD外一点,且PA=PD,求证:PB=PC请你将上述题目的条件“在等腰梯形A

7、BCD中”改为另一种四边形,其余条件都不变,使结论“PB=PC”仍成立,再根据改编后的题目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不需要证明。ADCDB28.(12’)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b),过点A作AB⊥x轴于点B,△AOB的面积为3.(1)求k和b的值。(2)若一次函数y=ax+1的图象经过点A,并且与x轴相交点M,求AO:AM的值。2007年八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A)一、1.x≠±12.3.x=94.35.66.(x>0)7.cm8.29.5或10.11.12.a2m二、13.C14.

8、D15.C16.A三、17解:方程两边同乘x-2,得x-3+x-2=-32x=2X=14’检验:当=1时,x-2≠0.5’∴原分式方程的解是x=16’18.解:原式4’∴当x=1,时,5’原式6’19.解:∵D为BC的中点∴1’∵AD2+BD2=122+52=169AB2=132=169∴AB2=AD2+BD24’∴∠ADB=90º,即AD⊥BC∴AD为BC的垂直平分线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