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含答案)湘教版.doc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含答案)湘教版.doc

ID:61449068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01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含答案)湘教版.doc_第1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含答案)湘教版.doc_第2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含答案)湘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要点(含答案)湘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上第三单元《地表变化的奥秘》知识要点班次:姓名:一、《地表在变化》1、世界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位于(青藏)高原,其海拔约为(8844.43)米,到现在还在以每年(3.2—12.7)毫米的速度长高。2、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鱼龙、海藻的化石,由此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带原来是(海洋)。3、引起地表变化的原因有(自然)的力量和(人为)的力量两种。4、引起地表变化的外力作用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5、改变地表形态的自然力量有:(火山)、(地震)、(泥

2、石流)、(海啸)等,人为的力量有:(修筑大坝)、(围湖造田)、(开挖河道)、(填海造陆)、(修建水库)、(开采矿山)等。6、许多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两个大陆板块挤压相撞)而形成的。7、鱼龙是1.8亿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大型爬行动物。二、《地震》1、地震时有哪些现象?会(强烈地震动)、有(摇晃的感觉)。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震级为(8.0)级。3、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7.6级强烈地震。4、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

3、,地球表面的(岩层)在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褶皱),(褶皱)厉害了就可能(断裂)。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使大地猛烈地(震动)起来。5、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6、地震前常会有一些前兆,如:(鱼儿跳出水面)、(猪跑出猪圈)、(井水变浑浊)、(鸡飞上树)等。7、在用筷子模拟地震实验中,筷子代表(岩层),用力压筷子相当于(岩层受到压力),筷子被压断相当于(岩层断裂)。8、地震本身可能并不会造成大的

4、人员伤亡,但是(建筑物)被摧毁时却给人类造成灾难。三、《火山》1、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锥状高山)。2、火山爆发时(岩浆)从火山口喷涌而出,火山熔岩的温度约有(1000℃)。3、火山一般可分为三类:(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4、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岩浆),还会喷出(火山灰)、(水蒸气)等。5、(火山)是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6、火山活动也有有益的一面,在火山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产物,也可

5、以被人类所利用,如:(火山岩)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地热)是一种(清洁)而有发展前途的巨大的自然能源。7、在“火山”喷发了模拟实验中,用“番茄酱”代表(岩浆)。四、《岩石也变化》1、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的时候,采用了(煅烧再浇水)的方法来破除河道中的岩石。2、通过研究我们知道,(温度)、(水)、(植物)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3、盐酸有(强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4、流水长期冲刷河床两岸会使河床加(深)加(宽)。5、将(稀盐酸)滴到(石灰岩)表面,石灰岩会发生一些变化。6、华北平原原来

6、是一片(浅海),后来由于泥沙的(沉积)作用而形成陆地。五、《走近矿产》1、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叫做(矿产),常见的矿产有(煤)、(石油)、(金矿石)等(任填3种)等。2、当今世界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取自(矿产)资源,它分为(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3、煤在地下的分布是(一层一层)的,煤层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这说明煤是由古代(植物)形成的。4、石油是古代海底的(动物)和藻类埋在地下形成的。5、煤的开采方法主要有(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石油一般采用(钻井开采)

7、方法。6、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开始利用(煤)做燃料冶炼铁,利用(天然气)做燃料煮盐。7、四川(自贡盐工)钻出了当时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盐井。8、在(李四光)和(黄汲清)等人的指导下,我国开发出了中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9、地球上的矿产资源是(有限的),又(不可再生),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合理)地利用,绝对不可乱采乱用。10、硬度最高的自然矿产是(金刚石)。炼钢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六、《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1、近几年,我国在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范围(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活动,使这里的水土

8、流失现象得到改善。2、1998年长江中游夏季大洪灾过后,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退田还湖)的政策。3、人类(开挖河道)、(围湖造田)、(毁林垦种)等行为会改变地表,且造成不利影响。4、洞庭湖水域面积因围湖造田而大量减少,已由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退居到第(二)位。5、三门峡水坝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早建设的大型水坝之一,其主要功能包括(发电)、(防洪)和(灌溉),但也导致渭河河口淤积,加剧洪水灾害,最终将被废弃。七、简答题。1、地震发生前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