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doc

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doc

ID:61460524

大小:3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2-01

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doc_第1页
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doc_第2页
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doc_第3页
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doc_第4页
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六课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六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笔:审核:高二备课组班级:________组别: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一、学习目标1、解析实例,区分真理和谬误。2、解析实例,说明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和条件性。3、解析实例阐释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明确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请结合《名师》P61-62页“核心讲练”部分认识以下内容)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2、如何理解“认识在‘循环往复’中的前进和发展”?三、学习过程(一)目的:通过实例解析能够区分真理和谬误,知道真理是什么?说明真理的客观性、

2、具体性和条件性。1、知识填空,熟悉基本知识(参见《名师面对面》P59--60页)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观点且解决相关问题。观点:苹果掉到牛顿头上,砸出了牛顿经典力学;砸我头上可能我只是觉得味道还不错。思考:①为什么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②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什么样的结论被称为谬误?区分二者的依据是什么?3、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打“√”或“×”),并说明判断的理由。(1)真理和谬误二者有明确的界限,不容混淆,是完全对立的关系。()理由:(2)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理由:(3)任何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

3、何真理都是相对存在的。理由:4、材料分析题:(2011年广东高考)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阵型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权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二)目的:通过学习能够正确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并能够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材料,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知识填空

4、,熟悉基本原理(参见《名师面对面》P59页)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且解决相关问题。1962年前苏联火星1号探测火星,在飞离地球1亿公里时与地面失去联系,从此下落不明,它被看作是人类火星探的开端。1972年美水手9号沿火星轨道飞行成为火星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环绕火星轨道进行长期考察。1993年火星观察者抵火星轨道前失踪。1997年美火星探路者在火星着陆。1998年7月日本发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但以失败告终。2003年6月携带“勇气”号火星车的美国“火星探测流浪者”号探测器升空。次年1月“勇气”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2008年美国“凤凰”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任务结束后,由

5、于电量难以维持失去联系。2012年8月6日北京时间13时31分美国好奇号探测器登陆火星,其使命是探寻火星上的生命元素。(1)当我们在实践中遇到失败时,应该怎样看待已经获得的认识?(2)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3、判断以下观点的正误(打“√”或“×”),并说明判断的理由。(目的: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1)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两次反复就能完成。()理由:(2)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它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理由:4、材料分析题。(目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分析和解

6、决问题的能力)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学家马寅初经过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口的增长率是每年增长千分之二十二以上,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千分之三十,这实在是太高了。如此发展下去,五十年后,中国将有二十六亿人口。由于人多地少,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于是,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控制人口与科学研究”一文。然而他的观点在那时却遭到批判。从1962年到1972年,十年里我国累计出生了3亿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大规模提倡计划生育。进入21世纪,我国已成功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四、自

7、我检测(基础练习——《名师》P63——64页)五、总结、归纳本课所学知识六、反思记录本课预习时存在的问题:总结本课学习后存在的问题:第六课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答案三、学习过程(一)3、(1)理由:①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在同一范围内,二者有明确的界限,不容混淆。②二者相互依存。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该观点只看到了二者的对立而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