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2课时).doc

南通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2课时).doc

ID:61498829

大小:3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06

南通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2课时).doc_第1页
南通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2课时).doc_第2页
南通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2课时).doc_第3页
南通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2课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南通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含2课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总第42—43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习作例文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揣摩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揣摩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授课时间:__月__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节假日里,我们经常跟父母去旅游,你都去过哪些地方?2.这些地方的景色有

2、什么特点?你能把它们介绍给大家吗?今天我们通过两篇文章来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二、学习《颐和园》1.自由朗读文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颐和园。(美丽)2.文中哪些句子概括地写了颐和园美丽的特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找到句子并画出来。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颐和园的?(游览顺序)4.默读文章,找出体现游览顺序的句子,读一读。(1)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4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总第42—43课时主

3、备人:审核人:(2)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3)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4)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5.读句子,体会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游览顺序,使文章过渡自然。)6.游记往往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即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昆明湖)7.游览中出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长廊——长、美;万寿山——高、建筑金碧辉煌;昆明湖——静、绿;十七孔桥——石柱多、雕刻的狮子多。)8.品味句

4、子。(1)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抬头一看”和“向下望”告诉我们什么?(观察不同位置的景物时,视角也有变化。)(2)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①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什么?(一面镜子、一块碧玉)②这两个比喻写出了昆明湖的什么特点?(静、绿)③“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溜动。)④为什么课文写游船、画舫在湖面上前进,用“滑”而不用“划”

5、?(“滑”写的是游船、画舫轻轻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突出了昆明湖的静。“划”指的是用力挥桨使船前进,这样水会漾起波纹,不能突出昆明湖的静。)9.同学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为什么作者只带我们游览这些地方呢?(因为这些景物有代表性,能突出颐和园的美丽。)四、归纳写作方法。以《颐和园》为例,学习怎样写作文。(1)写什么?(审题)中心句:“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4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总第42—43课时主备人:审核人:(2)选什么?(选材)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湖

6、心小岛、十七孔桥(3)怎么写?(组材)①按游览顺序写;②重点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③首尾照应(“总—分—总”结构)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揣摩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授课时间:__月__日教学过程:一、阅读例文《七月的天山》1.自由朗读文章《七月的天山》,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游览顺序)(1)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2)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

7、得柔美。2.写出本文的游览路线图: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天山深处3.你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2)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3)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4)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5)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夺目。二、品味文章特点1.第2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雪峰、雪水、溪流)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描写这些景物?(

8、运用比喻)2.第3自然段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有什么特点?(面积大、树木茂盛)3.第4自然段中,作者是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绵延、耀眼、绚烂)4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总第42—43课时主备人:审核人:三、小结(1)按照游览顺序来写。(2)抓住景物特点来写。(3)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描绘得更形象。四、作业设计请仔细观察我们的校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