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学案.doc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学案.doc

ID:61503451

大小:2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2-07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学案.doc_第1页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学案.doc_第2页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学案.doc_第3页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学案.doc_第4页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生用)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山海经》及中国神话有关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句;朗读背诵《夸父追日》。2.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夸父形象分析。3.情感目标: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重难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2.理解文章的主旨,分析人物形象。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知识链接]:《山海经》简介:《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大约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其中14篇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篇为西汉初年的作品。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地理书,内容主要为民间

2、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自主学习]:1.诵读指导,注意读准字音、节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2.你能说说以下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吗?①夸父与日逐走(古义:;今义:)②饮于河、渭(古义:;今义:)3.认识古代汉语的两种句式。①北饮大泽(又到北方的大湖去喝水)——②弃其杖,(杖)化为邓林。——[课堂学习]:(一)整体诵读,问题探讨1.夸父为什么要逐日?()2.通过阅读,我看到了一个的夸父。3.现在请大家说说《夸父逐日》的主题。

3、4.《夸父逐日》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发?(二)合作探究1.怎么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答:2.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答:3.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答:4.夸父是怎样一个人物?答: [作业布置](一)背诵《夸父逐日》。(二)推荐阅读:《山海经》。(三)熟读课文回答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1.补充文中空白处。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⑴与日逐走()⑵河渭不足()⑶北饮大泽()⑷弃其杖()3.翻译下列句子。⑴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⑵未至,道渴而

4、死⑶弃其杖,化为邓林(学生用)《共工怒触不周山》导学案【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积累文言词语。2.体会古代人民认识、探索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知识链接】《淮南子》简介:《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今存的有二十一篇。“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淮南子》著录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存内二十一篇。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

5、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大禹治水”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解释课题】(1)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神,为西北的洪水之神。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满头的赤发,坐骑是两条龙。《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与颛顼争帝死后,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并斩断鳌足以作

6、天柱。此外还有一说,谓共工是尧的大臣,与驩兜、三苗、鲧并称“四凶”,被尧流放于幽州。(2)触:碰、撞;(3)不周山: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在《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句话的意思有两种可能,一是不周山就是天柱,二是不周山包含天柱。无论如何,这个天柱本身就有缺陷。共工氏怒触不周山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它本身就象征着不完整、灾难。【课堂导学】一、预习·导学【学法指导】六读法: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懂内容;读到知识;读美文章;读出疑惑。1.画出下列句

7、子的停顿:①共工与颛顼争为帝;②怒而触不周之山;③故日月星辰移焉;④故水潦尘埃归焉;2.正确识读下列词语颛顼()()水潦()天柱折()3.利用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自主完成A、B两题。A.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昔者:触:折:维:绝:故: 潦:尘埃:B.翻译下列语句①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译:②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译:③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译:④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译:4.感知课文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原因是“”,即争夺部落首领的位置。他的怒触似乎包含有失败的,而且,似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