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四首《氓》《无衣》教案.doc

《诗经》四首《氓》《无衣》教案.doc

ID:61503790

大小:1.05 MB

页数:8页

时间:2021-02-07

《诗经》四首《氓》《无衣》教案.doc_第1页
《诗经》四首《氓》《无衣》教案.doc_第2页
《诗经》四首《氓》《无衣》教案.doc_第3页
《诗经》四首《氓》《无衣》教案.doc_第4页
《诗经》四首《氓》《无衣》教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经》四首《氓》《无衣》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诗经两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及学习《无衣》,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2.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3.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2.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德育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2.把握《无衣》中的重章复唱的特点。●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的

2、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2.背诵课文。●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教具准备投影仪、录音机、教学磁带、多媒体投影。●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诗经》的相关内容。2.诵读课文,粗通大意,概括两首诗的内容提要。[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放录音)让学生听一首歌曲。提问:同学们,谁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

3、?明确:电视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在水一方》。进一步提问:谁知道歌词的出处?明确:《诗经》中的《蒹葭》。接着提问:同学们还接触过《诗经》中的哪些作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诗经》中的其他作品。板书:《诗经》两首二、解题出示投影《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雅”

4、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共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对我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有着深广的影响。诗歌的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三、指导学生诵读课文1.放录音第一遍,让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2.指一名学生朗

5、读(或学生集体朗读)3.教师总结四言诗的诵读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出示投影: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岂曰/无衣?与子/同袍。4.请一位同学朗读,大家指正。5.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遍课文,进一步要求读出诗歌的语气、语调。如:出示投影:岂曰/无衣?↗反问语气,升调。与子/同袍。↘肯定语气,降调。王于//戈矛,与子同仇!↘(表现军情紧急,快连)(感叹,降调)(解说:诗是需要反复诵读的,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如《无衣》的慷慨雄壮,可以把握主人公的感情起伏变化,如《氓》中女主人公的由欢

6、快到沉痛的感情变化)四、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诗歌内容,注意一些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及通假字。出示投影:①识记字音、字形、释义:将(qiānɡ):愿,请。咎(jiù):灾祸。贿(huì):财物。极:标准。德:心意、情意。耽:沉溺。言:言既遂矣:助词,无实义。衣:上衣。俟(sì):等待袍:长袍,相当于现在的斗蓬或披风。裳:下衣②识记通假字:“于”通“吁”:于嗟,叹息“泮”通“畔”:边岸“说”通“脱”:解脱“译”通“褘”:内衣③识记成语: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

7、,早。兴,起来。总角之交:指儿时就相识的好朋友。信誓旦旦:形容誓言极其诚挚可信。2.概括两首诗的内容大意。学生分四人一组讨论后,明确:《氓》是一首叙事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女主人公与“氓”从初恋,结婚到被遗弃的痛苦经历。表达了她怨恨的感情和决绝的态度,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女性形象。《无衣》是秦国人民抗击西戎入侵的军中战歌,是一首爱国歌曲。表现了士兵们同甘共苦,互相关心,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战斗意志和乐观精神。(解说:教给学生运用语境体察语义的方法,并通过字、词的理解,疏通诗的内容)五、课堂练习1

8、.下列文学常识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②《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诗、书、礼、易、乐。③《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④“风”又称“十五国风”,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都是周代贵族的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都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⑤赋、比、兴为《诗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