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一讲 课下综合检测.doc

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一讲 课下综合检测.doc

ID:61510190

大小:54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2-08

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一讲  课下综合检测.doc_第1页
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一讲  课下综合检测.doc_第2页
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一讲  课下综合检测.doc_第3页
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一讲  课下综合检测.doc_第4页
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一讲  课下综合检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1 第三单元 第一讲 课下综合检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课下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2013·新课标卷Ⅰ)关于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解析:选C 植物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中既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又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由于细胞膜上不同离子的载体数目不同,故细胞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不相同;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导致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降低;只有活细胞

2、才能进行细胞呼吸产生ATP,且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能发生在活细胞中;叶肉细胞能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2.(2014·南京、盐城一模)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降低了细胞的吸水能力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解析:选C “Na+逆浓度

3、梯度运入液泡”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该载体蛋白的作用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提高了细胞吸水能力。3.下图代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一定外界水溶液中的相关体积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外界溶液中的溶剂分子不能进入细胞液B.t1时细胞壁不再有伸缩性C.t2时细胞液的浓度不再增大D.t2比t1时更容易引起细胞死亡解析:选A 表皮细胞内外溶剂分子均有移动,即外界溶剂分子也可以进入细胞,但总体进入细胞的溶剂分子少于从细胞出去的溶剂分子,导致细胞失水;分析图1可知,t1时,细胞体积不再改变,此

4、时细胞壁不再收缩,即t1时细胞壁不再有伸缩性;t2时原生质体体积不再改变,说明此时内外浓度差为0,细胞不再失水,细胞液的浓度不再增大;因细胞壁伸缩性远小于原生质体,即原生质体不再收缩时t2浓度,远大于细胞壁不再收缩时t1浓度,故t2比t1时更容易引起细胞死亡。4.实验表明:不同的化学试剂处理细胞,对细胞吸收物质的影响有差异,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处理前(mmol)用鱼藤酮处理后(mmol)用乌本苷处理后(mmol)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细胞内血浆中K+145511

5、5135Mg2+351.41.81.4351.4A.鱼藤酮影响K+和Mg2+的吸收可能是因为抑制了ATP的合成B.鱼藤酮一定是抑制了运输K+和Mg2+载体蛋白的作用C.乌本苷只抑制了运输K+载体蛋白的功能D.血浆中K+和Mg2+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解析:选B 因用鱼藤酮处理后细胞对K+和Mg2+的吸收量都减少,故其最可能是抑制了ATP的合成。用乌本苷处理后细胞只是对K+的吸收量减少,故乌本苷只抑制了运输K+的载体蛋白的功能。5.某同学为探究膜的通透性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在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的

6、过程中(  )A.液面上升的速率先加快后减慢最终维持稳定B.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蔗糖溶液向清水扩散的速率逐渐减慢C.当半透膜两侧液体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扩散D.当半透膜两侧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时,长颈漏斗内液面最高解析:选D 实验开始时,由于单位体积清水中水分子数量多于蔗糖溶液,因此,水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进入蔗糖溶液的速率大于由蔗糖溶液扩散进入清水中的速率;随着水分子进入漏斗内量的增多,蔗糖溶液浓度下降,同时由于漏斗液面升高与烧杯中液体形成的压力差增加,水分子扩散进入漏斗内的速率下降,而反方向水分子扩散速率升高,当水分子在半透膜两侧进

7、出速率相等时,漏斗内液面达到最高并停止上升,即最终液面上升的速率变为0。6.(2013·福建高考)为探究茉莉酸(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的成熟胡杨细胞质壁分离的影响,将细胞分别移至不同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d,结果如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培养液中另添加的成分结果NaCl茉莉酸①+-部分细胞质壁分离②++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③--细胞正常,无质壁分离注:“+”表示有添加,添加后NaCl浓度为100mmol·L-1,茉莉酸浓度为10-3mg·L-1;“-”表示无添加。A.胡杨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和失水B.质壁分离的胡杨细胞液泡体积变小C

8、.NaCl为自变量,茉莉酸为因变量D.茉莉酸对NaCl引起的胡杨细胞质壁分离有抑制作用解析:选C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方式是渗透作用;质壁分离是细胞失水的结果,其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