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单质碳.docx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单质碳.docx

ID:61533207

大小:71.1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25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单质碳.docx_第1页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单质碳.docx_第2页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单质碳.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热点题型:单质碳.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质碳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木炭的还原性由CuO冶炼铜B.天然金刚石是最硬的非金属单质,可制成钻石C.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D.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石墨电极解析本题考查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的关键是要掌握碳单质的性质,只有掌握了碳单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碳单质的用途。木炭具有还原性,故可以利用木炭还原氧化铜而得到单质铜,A正确;金刚石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非金属单质,故可以制成钻石,B正确;利用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是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C错误;石墨具有很好的导电性,故可以用来制造石墨电极,D正确。答案C例2竹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竹炭是竹子经过

2、碳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竹炭不具有的性质是()A.黑色固体B.易溶于水C.有吸附性D.能够燃烧解析根据题给信息,竹炭是一种新型的碳单质,具有碳单质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黑色固体、可燃性等,又因为其疏松多孔,故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由于碳单质都不易溶于水,故竹炭也不易溶于水。答案B例3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图①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___,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2)图②、③、④对应三种碳单质:图②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

3、__,图③单质的名称是__________,图④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3)C为+4价,Cl为-1价,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解析根据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出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可知其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根据所给结构模型,可知②是金刚石,③是石墨,④是C60;根据化学式书写规律及所给C和Cl的化合价,可知由C和Cl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Cl4。答案(1)4不活泼(2)金刚石石墨C60(3)CCl4例4在隔绝空气下,用木炭还原氧化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固体中氧原子的个数保持不变B.反应

4、前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C.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碳的质量比为20﹕3D.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解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2CuO2Cu+CO2。根据该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固体CuO中含有氧原子,反应后固体Cu中不含有氧原子,A错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木炭和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如果反应不彻底,没有参加反应的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B错误;反应中消耗的氧化铜与参加反应碳的质量比为40﹕3,C错误;反应中铜元素的质量始终不变,而固体的质量在逐渐减少,因而反应中铜元素在固体中的质

5、量分数逐渐变大,D正确。答案D跟踪练习第1页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都很硬B.单质碳具有还原性C.用活性炭可除去硬水中的氯化钙杂质D.木炭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2.)石墨烯(C60)是首个发现的二维空间材料,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制得。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三种碳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黑色固体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D.将石墨剥离制成石墨烯发生了物理变化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都很硬B.单质碳具有还原性C.用活性碳可除去硬水

6、中的氯化钙杂质D.木炭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4.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到9nm,在低于-183°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碳纳米泡沫”是碳单质B.“碳纳米泡沫”是混合物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英钟的性质相同5.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再经过热还原制备石墨烯。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四种物质完全燃

7、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答案1.B2.A3.B4.A5.D第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