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学案】.docx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学案】.docx

ID:61535078

大小:2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2-25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学案】.docx_第1页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学案】.docx_第2页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学案】.docx_第3页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学案】.docx_第4页
资源描述:

《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学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朗读并背诵诗篇。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3.学习诗歌的写景手法。学习重难点:1.了解诗意,体会情感,背诵诗篇。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积累知识1.文学常识。王绩(约589—644),字,号,古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人,代诗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性简傲,嗜酒,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

2、“,”的赞叹。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东皋()徙倚()驱犊()采薇()....崔颢()千载()萋萋()...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解释下列词语。(1)徙倚:(2)落晖:(3)相顾:(4)悠悠:(5)晴川:(6)历历:(7)萋萋: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第1页(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二、自主探究,整体感知《野望》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何种手法?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3、《黄鹤楼》1.诗的颔联写到了什么?有什么作用?2.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三、深读诗歌,品味赏析《野望》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3.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黄鹤楼》1.诗中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3.第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第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回读文本,思考总结在预习过程中,你对作者、字词、篇章有什么疑惑,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参考答案:一、1.

4、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唐代诗人。崔颢,唐代诗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2.gāoxǐdúwēihàozǎiqī3.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4.(1)徘徊,彷徨。(2)落日的余光。第2页(3)相视;互看。(4)飘荡的样子。(5)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6)清楚可数。(7)形容草木茂盛。5.(1)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2)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3)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4)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

5、渺更使人烦愁!二、《野望》1.描绘了诗人临近黄昏时徘徊在东皋之上,四处眺望,走走停停,不知止于何处,一副若有所思又若有所待的画面。2.两联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颔联写作者举目四望,山、树一片秋色,在夕阳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表现牧歌式的田园气氛,牧人与猎马的出现,使静谧的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宛如一幅山林秋晚图,在闲逸的基调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和苦闷。《黄鹤楼》1.“黄鹤一去”把读者的视野引向茫茫远方;“白云千载”又让人联想到上下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只两句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创设出一种苍茫开阔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

6、限愁思铺垫。2.诗句描绘出站在黄鹤楼上远眺所见的景象,葱茏茂盛而富有生机:晴空万里,远望汉阳,一棵棵树木清晰可数;鹦鹉洲上,芳草茂盛,一片葱绿。这段写景,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三、《野望》1.①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第3页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②表现了作者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2.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3.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

7、,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黄鹤楼》1.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2.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3.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第4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