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反思.doc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反思.doc

ID:61555960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2-27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反思.doc_第1页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反思.doc_第2页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反思.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威尼斯的小艇教案及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理解本课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操纵自如、纵横交叉、船艄、船舱、保姆、祷告”等词语。2.初读课文,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教学重难点:认识、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并能理清课文层次。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简介威尼斯1.教师出示体现威尼斯城市特点的图片,学生欣赏。(每出示一张,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总结:这就是有着“水城”和“百岛城”之称的世界文明的水上城市——威尼斯)2.简介威尼斯。(出示幻灯片)。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也是一座古城。这座城市由118个小岛组成,连接这118个小岛的是117

2、条水道。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横跨在117条水道上。威尼斯的市内没有马路,没有汽车和自行车,船是市内惟一的交通工具。3.学生试着读一读,再次介绍(谁来再次为我们介绍一下)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1.自由读课文。(要求: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生字和词语要多读几遍。)2出示第一组词语(描写小艇的词语)英尺船头船艄船舱轻快灵活软软的(1)指明读,小组读(这些词语是描写什么的?小艇)(2出示图片小艇(学生找找船头、船艄)(3师总结:这就是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向挂在天边的一轮新月,轻快灵活,软软的向沙发一般的威尼斯小艇。3出示第二组词语(描写船夫驾驶技术的)操纵自如手忙脚乱左

3、拐右拐平稳(1指明读,小组读,齐读。(2)船夫的驾驶技术怎么样?(特别好)(3船夫驾驶技术好,理由是什么?(操纵自如)(4)能给他找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得心应手、、、)4、出示第三组词语(描写人物)匆匆高声谈笑保姆庄严夹着祷告(1)强调“夹”字的读音(2)小老师领读一遍,这组里有没有不懂的词语(3)表演“祷告”,情境中感悟回顾词语:现在,我们完整把词语读一遍。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完,孩子们你们知道了什么?)生: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师:是啊!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大街指河道,汽车指小艇)2、男、女生分开读二、三自然段

4、师:概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教师板书,学生补充。3、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并画出中心句。4、分角色读第五自然段。5、师生合作读第六自然段。6、概括:五、六自然段又写了什么?教师总结梳理:现在,我们对课文有了清晰的认识,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第二、三自然段像我们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第四自然段给我们展现了驾驶技术高超的船夫,第五自然段描写了人物,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夜幕下静寂的威尼斯。四、指导书写生字1、观察本课的生字,提出认为很难书写的生字2、教师范写3、学生仿写五、小节: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节课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威尼斯好好转转。六、作业把本课生字写会,积累词语。教

5、学反思--------------------------------------------------------------------------------教学本课,先让学生说说课文围绕威尼斯的小艇分别写了哪几个方面?再引导学生逐个研读。学习小艇的样子,先让学生概括小艇的特点,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特点的,并引导学生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然后让学生想象:假如你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会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在想象中体验其中的情趣。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小艇是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学生很轻松的谈到第五自然段,个别学生谈到船夫的驾驶技术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我认为也有道理。但是对第六自然段——夜

6、晚静寂的威尼斯,学生对小艇的作用理解不到。于是我只能做以下引导:白天,当小艇一出动,城市就喧闹和充满活力;夜晚,当小艇一停泊,威尼斯就沉寂,入睡了。这一动一静的描写形成对比,更加衬托出小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船停城静,船动城闹,威尼斯古城的热闹与静寂是与小艇的动与静密切相关的。所以,这一优美的夜景描写也说明了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也能理解了。最后,让学生回顾全文,思考从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通过交流,学生领悟到:作者紧扣小艇,写了小艇的样子,以及小艇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者抓住特点把人们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景、物、人相互联系,使文章充满生气。几点遗憾:1、

7、在实际教学时,因顾及时间,还有一些环节没有落实。还在思考哪些环节还能再大胆地放手,这样的话,后面的教学会更加完整。2、虽然落实了训练点,即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领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但学生只有感受,“纸上学来终觉潜”,一部分学生并不能自觉地把这种方法内化,从课后部分孩子的仿写可以看出,依然有同学没有完全掌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