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国培作业二.doc

小学数学国培作业二.doc

ID:61567556

大小:21.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2-28

小学数学国培作业二.doc_第1页
小学数学国培作业二.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国培作业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标题:小学数学第五次作业发布者:小学数学专家 (发布时间: 2012-3-2316:58:19)内容: 问题解决教学中,您有哪些好的策略?请举例说明。提交者:答题内容: 随着小学数学课标的修定,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不断更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法上由“应用题”到“解决问题”再到现在的“问题解决”。从这些提法的转变,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教学中的重分数,重结果,重数量关系模式的罐输应该提升为重过程体验,重数学思维,重能力培养。在教材上“问题解决”的题型不再像过去一样单纯以文字的方式表述,而是生动地配以图景,对话,为学生能进一步地探究,解决问题,进而抽象出数学意识中的普遍性,提供了良好的情

2、境背景。那么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更好地优化呢,经过本轮的培训学习,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浓厚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这要求教师要有较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有爱心,能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发展动态。   二、充分用好情景图。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发现,入情入境地看看题中包含了哪些信息,哪些数据,哪些是有用数据,哪些是用不上的数据,哪些是已知条件上,哪些是未知条件。然后一步步地达成问题的解决。如果条件许可,使用多媒体课件,让虚拟的问题情境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考则为非常不错了选择。   例如,“情景图内容

3、:车上原来有28人。下车13人,上车19人。问:你知道现在车上有几人吗?”   在多媒体展示屏上展示其动态过程,形象直观,学生易于理解,问题解决往往水到渠成。要知道学生更多的是以感性的眼光来认识世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是从形象具体到抽象认识,再到生活的具体应用的。   三、合作探究,操作体验。   有些问题,为了能增进学生的理解,基本的操作体验变得十分重要,低年级学生在认识数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一根一根地数,把十根小棒捆成一捆,从而感受到“一个一个地数十个一是十”,进而认识数位器上的个位和十位所表示的意义,即十位上的一表示“一个十”,相当于刚才同学们捆成的一捆小棒那么

4、多。类似的练习让学生积极投入,用心体验,学生便渐渐地明确了用数位表示数这一无以伦比的数学理念,增强了数感,并对以后的迁移学习,在运算时相同数位相加满十向上一位进“一”打了了良好的基础。   四、提倡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其深刻的内涵和外延,可以令人着迷。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再加上教师的巧引导,便能生成许多问题解决的方法。如尝试法、比较法、图示法、代数法等等。在培训中,阅读了(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黄小梅)的教学经验分享——《三教“鸡兔同笼”有感》,很是受益。她的教学观呈现出来的就是放手学生思考探究,从而生成许多的

5、问题决方案,达到成功教学这一的。现引用片断如下:  “今年再次执教六年级,时间过得很快,又到了数学广角的“鸡兔同笼”问题了,之前两次执教情境历历在目,课未上就心生忐忑:这节课该如何上?为什么之前的两次执教过程会有如此大的差别?重翻教学用书,查阅《课标》要求……一番研究、思索,我将原先的教学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教学用书里的目标要求)调整为“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着重引导学生学会用假设法解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本着这一核心目标,我保留原先的教学流程,但在交流反馈、优化方法时着重引导理解掌握假设法,让学生明确:①

6、假设将笼子里的8只全部看成鸡,那么就有2×8=16只脚,这样就比题目说的26只脚少了26-16=10只脚。②每将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就会少4-2=2(只)脚。③10里面有5个2,即10÷2=5,也就是笼子里有5只兔子,3只鸡。接着让学生全部假设成是兔子,引导学生结合算式说清算理并让学生进一步对比两次假设法的异同,最后才简要反馈列表法、方程法、金鸡独立法等不同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和谐融洽……” 总之,问题解决在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水平,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指引下实践更多精彩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