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玉竹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ID:6156802

大小:34.0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1-04

玉竹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_第1页
玉竹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_第2页
玉竹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_第3页
玉竹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_第4页
玉竹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玉竹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玉竹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措施玉竹别名萎蕤、铃铛菜、山姜,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常用中药材,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玉竹以肉质根茎入药,根茎含生物碱、铃兰苷、铃兰苦苷、玉竹多糖、烟酸等,还有十多种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等物质。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滋补强壮功效,主治热病伤阴、口燥咽干、干咳少痰、阴虚劳咳、虚劳发热等症。现代研究还可用于治疗糖尿病、增白美容和酿酒。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近年来,随着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种植年限的增加,玉竹病虫害也越来越重,已严重影响玉竹的品质,成为玉竹生产开发的主要障碍。现将玉竹主要病虫害种类及综合

2、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一玉竹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1.玉竹叶斑病     受害叶片上长出褐色圆形病斑,中央色稍淡,有灰褐色物,边缘呈紫红色,常于高温高湿的夏季发生。发生此病后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致使植株生长不良,导致减产。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50%代森铵800倍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2.玉竹锈病    受害叶面上长有圆形或不规则的黄色病斑,叶背面有黄色环状小粒(锈孢子器),后期小粒破裂散出锈色孢子粉。常于5~7月发生,6~7月湿度较高时严重。防治措施: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

3、,穴内撒生石灰消毒;大面积成片发生时,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3.玉竹根腐病}    9~10月,地下根茎局部变褐、腐烂,叶柄基部变成褐色烂尽,叶片枯死。防治措施:做好排水工作,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害蔓延;选取无病害根茎,做好种苗消毒处理;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在植株茎部。      二玉竹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玉竹主要是地老虎;蛴螬和菜青虫。防治措施:翻地前每亩施25~30kg;石灰氮,撒于土表后翻地入土中,以杀死幼虫;冬

4、季清除杂草,消灭越冬害虫;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或追肥,施后用土盖严,减少成虫产卵;翻土整地时人工点灯诱杀;用麦麸制成毒饵(90%敌百虫可湿陛粉剂1kg、麦麸50kg加入适量水拌匀,于傍晚时撒在畦面上诱杀;虫害发生严重时,用90%敌百虫1000~1500倍液浇灌根部周围土壤或人工捕捉。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先从叶尖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紫红,中间褐色的病斑,从病斑逐渐向下蔓延,使叶片成为淡白色,枯萎而死。多在夏秋开始发病,雨季发病较严重。        防治方法:①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卫生,将枯枝病残

5、体集中进行烧毁,消灭田园内越冬病原;②药剂防治在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喷1:1:120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续2--3次。        (2)紫轮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病斑生于叶两面,圆形至椭圆形,直径2--5mm,初期红色,后中央呈灰色至灰褐色,上生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①收获后彻底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叶集中深埋或烧掉。②发病初期选用50%代森猛锌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万霉灵5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15天喷1次,连续2--3次。      

6、  (5)褐斑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被害叶产生褐色病斑,常受叶脉所限呈条状,中央色淡,后期上生灰黑色霉状物。常造成叶片早枯,影响产量。氮肥施用过多、植株过密及田间湿度大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①秋后彻底清洁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掉;春季出苗前用硫酸铜250倍液喷施地面。②加强栽培管理,实行配方施肥,避免植株过于茂盛。③发病早期及时剪除病部,并用1:1:150波尔多液保护;生长季用50%代森锰锌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万霉灵500倍液等药剂交替使用,共喷2--3次。        (4)蛴螬        

7、防治方法:①在冬春季检查越冬场所,消灭成虫;②利用成虫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③避免与马铃薯地邻作;④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晶体,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 玉竹地下根茎病虫害1、地下害虫种类及为害状态。  玉竹地下害虫主要有刺足根螨,又称百合螨,蛴螬(金龟子的幼虫),又称红脑壳虫、沟金针虫、跳虫、地老虎、白蚁等。地下害虫大部分虫态习居土壤中,咬食玉竹地下根茎,螨虫使根茎呈筛孔状,继而变黑腐烂,且造成伤口,易感染土传病害,造成地上茎叶发黄枯死,地下茎腐烂。地老虎一般咬断近地面茎杆,取食幼苗。蛴螬一般在地下茎先端咬食幼嫩部分,形成“天坑状”的孔口

8、,为害初期未感染病毒之前,表层伤口组织变成黄褐色或黑褐色伤疤,不腐烂。2、土传病害的种类及为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