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与图形”版块内容教材分析.doc

“空间与图形”版块内容教材分析.doc

ID:61572241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3-01

“空间与图形”版块内容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空间与图形”版块内容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空间与图形”版块内容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空间与图形”版块内容教材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空间与图形”版块内容教材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把握教材体系 进行有效教学           ——“空间与图形”版块内容教材分析 王海丽 一、教材中“空间与图形”相关内容介绍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教材P17-P26)例   题   安   排例1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例2根据方向角度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例3位置关系的相对性。例4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八个基本方位”,四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度量”。同时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又将为六年级上册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及初中学习“坐标系”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与

2、苏教版相比,人教版在“位置与方向”单元增加了确定物体相对位置的内容。这样增设的目的有两个:(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确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包括物体与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位置,而这些作为人们常识的内容在以往并没作为数学内容来学习。(2)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五单元:三角形(教材P80-P94)例   题   安   排例1三角形的定义、各部分的名称,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例2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例3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例4三角形的分类。例5三角形内角和。例6图

3、形的拼组:用同样大小的三角形拼四边形。例7图形的拼组:用三角形拼出美丽图案。 生活数学:图形的密铺。   《三角形》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直观认识了三角形、二年级上册学习了线段、二年级下册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以及四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度量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是三角形认识的第二阶段。同时,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又将为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与苏教版相比,本单元增设了图形的拼组内容。图形的拼组在苏教版中也有,但内容和目标都比较简单,也没有像人教版专门在三角形单元教学内容中安排“用三角形进行图形的拼组”教学内容。人教版为什么这样编排呢,

4、在后面我将做专门介绍。   在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那么什么是空间观念呢?空间观念是指对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直觉,或者说表象。《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描述了空间观念的主要表现,其中包括“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等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下面我就结合本册教材空间与图形领域相关内容,从“研读教材,把握目标”和“注重方法,讲究实效”两大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二、教学建议 (一)、研读教材,把握目标   1、弄清教

5、材体系。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也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整体上弄清楚教材的体系内容,前面已经学过哪些知识内容,又将要为后面打下怎样的基础。   举例说,“位置与方向”单元例2绘制物体的位置,之前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初步学过绘制物体的位置,但只是考虑物体的方位,在本册中教材增大了难度,还要从距离方面考虑,进一步确定物体精确位置。怎么从距离方面予以考虑呢?在例题的图中新出现了一条线段,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50米。那么在这里我们要考虑到学生没有学习比例尺的知识。(而苏教版是先学了比例尺再学位置与方向,安排在六年级下册。)人

6、教版不同,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理解单位长度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按通常所用的方式绘制示意图。即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1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其实这就是用图上距离表示实际距离,与第12册比例尺的学习一脉相承,这既是知识的基点,也是知识的延伸点,它将为六年级下学期比例尺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明确教学目标。   教材在编排时,每一领域的内容都体现了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就算是分布在不同年级的同一内容,在目标的定位上也是有层次之分的。   如“密铺”这个内容,本册教材主要是观察密铺图案,初步了解什么是密铺,感受平面图形给生活带

7、来的美。在本册中我们不需要研究什么样的图形可以进行密铺,因为在第九册我们还要继续学习密铺,到时将会通过实践活动继续认识一些可以密铺的平面图形,并会用这些平面图形在方格纸上进行密铺,从而进一步理解密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大家可以看到,同一知识点,在不同年级目标描述的词语都是有层次的,第一段用“初步了解”,第二阶段则用到“进一步理解”。因此,对于教材相关内容的前后联系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教学目标。   再如本册作钝角三角形中锐角对边的高,学生比较难理解,在小学阶段是不做要求的。 (二)、注重方法,讲究实效   1、培养抽象概括能力,把握知

8、识的数学本质。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把握知识的数学本质是一切数学教学法的根。   比如三角形定义。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