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解读与探讨.ppt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解读与探讨.ppt

ID:61576795

大小:310.00 KB

页数:64页

时间:2021-03-0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解读与探讨.ppt_第1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解读与探讨.ppt_第2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解读与探讨.ppt_第3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解读与探讨.ppt_第4页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解读与探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解读与探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汉市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内容解读与探讨四川省广汉中学包维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几个不足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尚待深入教学思想如何转变成教学行为对新课程的教学形式适应不够技术动作在教学中如何教与学教学的研讨还停留在初始阶段教学评价面面俱到难分主与次“近亲繁衍”影响教学改革效果日常教学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健康第一”等同于“快乐体育”“承认差异”等同于“放羊教学”“淡化竞技”等同于“不要技术”“教学活动”等同于“普通活动”“热闹随意”等同于“充分活动”“思考问题”等同于“培养能力”“你好我好”等同于“师生互评”一、什么是课程标准(一)什么是国

2、家课程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这是对课程标准的功能和 概念的简明界定反映了课程标准的教学功能从传统的强调传授知识,转变为既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又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是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素养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他体现了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体育与健康知识、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他规定了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及内容标准,并提出了教学与评价的建议,是管理与评价教学质量、编写教材实施教学的依据。(二)什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1、体育课程性质的定位什么是性质?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

4、的根本属性。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呢?二、体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1)体育课程是一门以体育活动为主的实践性课程。(2)体育课程的目的是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3)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加健康教育的综合性课程。而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4)“健康第一”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健康教育课应分散在有关的课程中

5、讲授,本课程只讲与体育有关的健康教育内容。性质定位至少说明几层意思:2、体育课程标准的价值定位(1)增进身体健康1)提高学生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2)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3)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2)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3)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4)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和个性的发展。(3)

6、提高社会适应能力1)使学生理解个人健康、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2)形成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3)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方法。(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1)使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3)提高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3、课程的基本理念什么是理念?理念是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

7、他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体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1)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2)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或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1)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都要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2)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1)本课程应充分注意到学生在

8、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2)根据这些差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