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考二轮学案第5章动能和动能定理.docx

物理高考二轮学案第5章动能和动能定理.docx

ID:61599199

大小:119.07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1-03-03

物理高考二轮学案第5章动能和动能定理.docx_第1页
物理高考二轮学案第5章动能和动能定理.docx_第2页
物理高考二轮学案第5章动能和动能定理.docx_第3页
物理高考二轮学案第5章动能和动能定理.docx_第4页
物理高考二轮学案第5章动能和动能定理.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理高考二轮学案第5章动能和动能定理.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物理高考二轮学案第5章动能和动能定理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无论是单选、多选还是论述题,最重要的就是看清题意。在论述题中,问题大多具有委婉性,尤其是历年真题部分,在给考生较大发挥空间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考试难度。考生要认真阅读题目中提供的有限材料,明确考察要点,最大限度的挖掘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建议考生答题时用笔将重点勾画出来,方便反复细读。只有经过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老师的意图,积极联想知识点,分析答题角度,才能够将考点锁定,明确题意。【一】概念规律

2、题组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拉力分别使两物体由静止获得相同的动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A、两次水平拉力一定相等B、两物体质量肯定相等C、两物体速度变化一定相等D、水平拉力对两物体做的功一定相等2、质量不同而具有相同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面上滑行到停止,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质量大的滑行的距离大B、质量大的滑行的时间短C、它们克服阻力做的功一样大D、它们运动的加速度一样大3、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假设物体受水平力F的作用从静止起通过位移l时的动能为E1,当物体受水平力2F作

3、用,从静止开始通过相同位移l,它的k动能为Ek2,那么()A、E=EB、E=2EC、k2k1k2k1D、Ek12Ek14、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物体沿粗糙水平地面运动,在物体的速度由0增为v的过程中,恒力做功W,在物体的速度由v增为2v的过程中,恒力做功W,那么W∶W为()1212A、1∶1B、1∶2C、1∶3D、因为有摩擦力做功而无法确定【二】思想方法题组图15、如图1所示,小球以初速度v0由A点沿不光滑的轨道运动到高为h的B点后自动返回,其返回途中仍经过A点,那么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A.

4、v20-4gh2B.4gh-v02C.v0-2gh2D.2gh-v06、如图图22所示,在水平板上,一个小球由穿过圆心的细线系住,以半径R做匀速圆周1运动,且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假设将拉力逐渐增大到8F时,小球的半径变为2R,不计一切摩擦力,那么在此过程中拉力所做的功为()A、W=0B、W=2.25FRC、W=3.5FRD、W=1.5FR【一】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1、公式中的W是指物体所受合力的功或物体所受各力做功的代数和、2、公式中Ek的正负表示的意义:(1)Ek>0表示动能增加;(2)Ek<0表示动能减

5、少;(3)Ek=0表示动能不变、3、公式中等号的意义(1)数量关系:即合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的功、(2)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3)因果关系:合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4、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1)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它的运动过程;(2)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个力做功情况,然后求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3)明确物体在始、末状态的动能Ek1、Ek2;(4)列出动能定理方程进行计算或讨论、【例1】如图3所示,图3质量m=1的木块静

6、止在高h=1.2的平台上,木块与平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kgml=1m时飞出平台,用水平推力F=20N,使木块产生位移l=3m时撤去,木块又滑行12求木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规范思维][针对训练1](2017·上海单科改编)如图4所示图4倾角θ=37°,质量M=5kg的粗糙斜面位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置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t=2s到达底端,运动路程L=4m,在此过程中斜面保持静止(sin37°=0.6,cos37°=0.8,g取10/2),通过计算证明木块在此过程中ms满足动能定理、【

7、二】利用动能定理求变力的功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在分析过程的基础上无需探究物体运动过程中状态变化的细节,只需考虑整个过程的功及过程初、末状态的动能,所以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也适用于变力作用下的变加速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特别是求解曲线运动和变力做功问题更显示出动能定理的优越性、【例2】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图5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OP=L/2,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那么:(1)

8、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2)假设不计空气阻力,那么初速度v0为多少?(3)假设初速度v0=3gL,那么在小球从A到B的过程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规范思维][针对训练2]如图6所示,图6质量为m的小物体静止于长l的木板边缘、现使板由水平放置绕其另一端O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过α角,转动过程中,小物体相对板始终静止,求板对物体的支持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