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侍坐》教学课件.ppt

《四人侍坐》教学课件.ppt

ID:61623185

大小:1.49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1-03-04

《四人侍坐》教学课件.ppt_第1页
《四人侍坐》教学课件.ppt_第2页
《四人侍坐》教学课件.ppt_第3页
《四人侍坐》教学课件.ppt_第4页
《四人侍坐》教学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人侍坐》教学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你知道孔子关于教育的智慧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你了解孔子为人处世的智慧吗?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

2、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智者、仁者----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门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思想宝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重要篇章课文围绕谈“志”展开问“志”言“志”评“志”内容理解孔子师徒在谈论什么话题?围绕此话题可分为几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于”,比如,连词,表假设

3、。或,不定代词,有人。知,了解。用,做闲居,平时认为翻译以前学过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1、微斯人,吾谁与归?2、忌不自信3、唯利是图寻找规律1、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3、以结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毋吾以也→毋以吾也不吾知也→不知吾也则何以哉→则以何哉归纳探究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轻率急忙比(bì)等到正道,指是非准则微笑五谷不熟曰饥,蔬菜不熟曰馑。指军队夹

4、在治理“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方圆,纵横或者使人民富足至于等待“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或者穿礼服戴礼帽名作动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小官诸侯相见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通“稀”铿的一

5、声起放下通“暮”妨害才能介宾短语后置风,动词,吹风。长叹的样子赞同介宾短语后置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罢了用谦让落在后面思考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子路(仲由)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志:性格:侧重强国治理一个小国,三

6、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冉有(求)谨慎小心谦虚退让志:性格:侧重富民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公西华(赤)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志:性格:侧重以礼治邦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曾皙(点)高雅稳重洒脱从容志:性格:春游图分角色朗读课文孔子曾皙子路冉有公西华哂与赞惜孔子对四位弟子是如何评价的?“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即兵役和军政)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县长或大夫

7、家的总管)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补充资料¤为何“哂”由?委婉批评“不让”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为何“与”点?还是在讲“治国”?不想做官,逍遥生活?曾点所讲的那个境界,就是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能享受美好春日的人生,这是完美人生的憧憬,这是大同世界的理想。这是孔子一生追求的礼治的最高境界。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

8、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孔子的“志”是什么?补充资料¤为何孔子“喟然”?为学生能深刻领悟自己的主张而感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美好社会理想的难以实现而感慨也许他还想起了为实现理想而遭受的坎坷挫折……可是孔子仍然说“吾与点也”,仍然激励着弟子们为理想而努力,将来如果你做老师,你将从孔子身上学习什么?人格魅力:关爱、尊重、平易近人教学艺术:鼓励、肯定、循循善诱、适当的批评思想高度:关心天下、立志高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