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诗歌教学.doc

小学诗歌教学.doc

ID:61643602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05

小学诗歌教学.doc_第1页
小学诗歌教学.doc_第2页
小学诗歌教学.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诗歌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以听唱为先导,激发学习兴趣听童诗,是“童诗教学”的起步。所听的童诗,可以是诗歌的配乐磁带,可以听老师的朗读,也可以听学生的朗读。指导学生听童诗,我从儿童本身的特点和听的能力训练的特点出发,调动学生听的积极性,以提高他们听诗的兴趣。具体教学过程如下:1、要选好儿童诗在选择童诗时,要注意四个方面:一是形象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重要位置,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二是趣味性。听诗应尽量做到“寓教于乐”。注意童诗的趣味性,使学生能兴趣盎然地被童诗吸引。给低年级儿童听的诗,要选浅短一些的童诗,给高年级学生

2、听的诗,就要选择含义深刻,文学水平高一些的童诗,使他们感到余味深远。三是针对性。童诗,有的是歌颂性的,有的是规谕性的,还有的是讽刺性的,这些对儿童都是有益的,都能启导儿童的思想。童诗内容的选择就应针对学生的教育目的。如教育孩子对人要有礼貌,可选择圣野的《啄木鸟和雷公公》等相应的童诗。四是知识性。所选的童诗要能给孩子以知识的启迪,情感的陶冶,让他们接受规范的语言训练。总之,所选的童诗,读起来要朗朗上口,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听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听的能力。2、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在听童诗时,

3、学生所吸收的是声音信息,但声音信息稍纵即逝,存留时间短暂。因此,要教给学生听的方法,让学生会听。听的过程,是儿童把感受到的语言、声音转化为可感的形象,并将若干形象组合成流动的画面的过程,所以要教学生学会边听边想象,边听边思考的办法。为此,我在听童诗训练中,要求学生逐步达到以下几点要求:A、要听出主要内容。在听童诗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理解语言的意思,抓住重点,概括出诗歌的主要内容。B、要能听出诗歌的重点和中心。这就要分析概括诗歌内容,评析童诗的语言,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或道理,哪句诗写得好,好在什么地方,这个

4、意思他是这样表达的,这样围绕诗歌的重点句和中心句进行思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类似的意思我该怎样表达。一分思考一分收获,多思才会有长进。C、要边听边想象画面,形象地记忆诗歌,并结合形象,丰富词汇。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感知的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儿童诗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要求学生随着诗歌的语言的流泻,在脑中再现画面,并能生动地复述,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总之,儿童学会边听边想象,就能在听童诗时,在头脑中展现画面,发展形象思维,有助于儿童形象地记忆童诗

5、和生动地表述事物。儿童学会边听边思考,就能结合童诗的鲜明形象,分析语言及其逻辑顺序,概括童诗蕴含的知识等,从而发展抽象思维,练习使用简单、准确、生动的语言,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二、以阅读为基础,提高欣赏水平多读是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是多读的好处的概括。童诗教学的阅读要求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扩展语言的感悟力。童诗是含蓄的,学生在阅读时所感受的往往比作品的内容本身要丰富得多。阅读的内容除课堂上教师推荐赏析的童诗外,学生

6、阅读的书籍大多是课外读物,包括各种内容和形式的少儿读物,以大量的童诗为主,进一步拓宽到童话、小说、科普读物等。1、阅读形式多样化组织学生阅读童诗,我采用多种方式。既有课内读,也有课外读;既有集中读,也有分散读;既有个人读,又有小组读;既有感情的朗读,又有诗歌朗诵比赛。本课题所实施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课堂读。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欣赏品析名家名著或学生的佳作,以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读为主。引导学生择其精要词语,重锤敲打,使其中饱含的思想感情溅出耀眼的火花,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理解诗中所寓情和意。

7、课外阅读。在开展课外阅读时,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告诉学生读一首好诗,要把好词、好句、好诗,读后的体会和收获等,都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在他们的摘抄本上,他们还为自己喜爱的诗歌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上插图。召开诗歌朗诵会。要求学生把自己读过的好诗读给大家听。孩子读多了,就会产生一种愿望,把自己喜爱的童诗介绍给大家,召开诗歌朗诵会便是他们尽情表达的好方式。这样不仅能让孩子们读得更好,而且促使他们读得更多,更认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