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描细绘常春藤坚贞不屈中华魂》.doc

《精描细绘常春藤坚贞不屈中华魂》.doc

ID:61644858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1-03-05

《精描细绘常春藤坚贞不屈中华魂》.doc_第1页
《精描细绘常春藤坚贞不屈中华魂》.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精描细绘常春藤坚贞不屈中华魂》.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精描细绘常春藤坚贞不屈民族魂——《囚绿记》教学设计(简稿)【设计思想】《囚绿记》是一篇思想与艺术兼美的散文名作,本教学设计确定其课型为散文鉴赏探究课,旨在紧扣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理念,通过浏览感知、朗读鉴赏、分组讨论探究和借鉴性写作练习等活动方式,凸现学生主体作用,轻松地欣赏、理解、学习文本,在提高学生语文审美、探究与应用能力的同时,从文本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完善健康人格。【教学目标】1、欣赏本文细致精彩的景物描写,学习用拟人手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性格”“气质”的写法。2、探究本文形象的深层内涵。3、体悟作者对中国人民的

2、礼赞之情,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不向黑暗势力低头,坚贞不屈的传统美德。【教学重点】感受常春藤绿枝条形象的魅力,理解作者赞美中华民族坚贞品格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探究本文形象的深层内涵【主要学法】标点圈示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触景生思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圈点标示文本涉及事件变化、情感变化、历史背景、景物描写的相关关键语句。(PPT明示学习内容与各小组任务)1、感知事件变化明确:本文用回忆手法,记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事件以“绿”为线索,穿插时空变化,经历的过程包括寻绿——观绿——囚绿——放

3、绿——怀绿,写作的重心是囚绿。2、感知情感变化明确:寻绿时“喜悦而满足”——观绿时“快活”而“留恋”——囚绿时先“欢喜”再“不快”最后“恼怒”而“可怜”——放绿时“祝福”——怀绿时“怀念”3、感知时代背景明确:“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卢沟桥事件发生了。……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离开北平一年了”ppt播出1937年我国惨遭日寇铁蹄践踏的一组图片,为后面的形象分析打好基础。4、感知景物描写学生朗读相关描写语句,感知绿枝条艰难而不屈的生命状态,同时为后面的形象分析打好基础。三、研读课文

4、,把握形象小组合作,研讨探究,分三步展开:1、学生讨论,谈对绿枝条形象的初步理解。2、深化一步,思考:绿枝条形象与作者自己,与当时的中国人民是否有联系?有何联系?3、点明托物言志手法,归纳绿枝条形象的象征意义,明确文章主旨。。四、个性悟读,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作开放多元化的探究讨论:《囚绿记》中的“绿”尽管被“幽囚”在黑暗的小屋里,却固执地向着窗外迎着阳光生长。它写出了“绿”对于身陷困境之人的重要性,这引发了我们对人生怎样的联想、启发与思考?五、写法借鉴,仿写提升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拟人能使语言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囚绿记》用拟

5、人手法来写景状物,赋予景物个性化的“性格”“气质”,取得了特殊的艺术效果。学生重读对绿枝条精彩描绘的语句,感悟拟人写法技巧,然后加以借鉴,调动生活情感体验,合理想象,以自己熟悉的一颗树为描写对象,进行景物描写迁移训练,要求:①运用拟人手法;②写出这棵树与众不同的“性格”“气质”;③字数不超过100字。学生写作任务完成后,教师安排几名学生代表朗读作品,其余学生互相展示、交流、评点。如果课堂时间不够,此问题作课后联系处理。六、课堂总结,情感升华2013年2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