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整.doc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整.doc

ID:61649760

大小:4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1-03-06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整.doc_第1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整.doc_第2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整.doc_第3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整.doc_第4页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整.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整.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一、教师心理健康概述  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一方面,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

2、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份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    2.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会使其

3、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观地评价、自如地应对客观环境,其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协调。个体与环境能取得积极的平衡,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矛盾和处理问题,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般不会因偶尔的失败而丧失信心,其工作和学习效率必然优于心理不健康的人。    3.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还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

4、且,心理健康的教师能通过教学历程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也健康发展。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  从整体上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一样,其心理健康状况的不良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躯体化。主要反映身体不适,包括心血管、胃肠道、呼吸和其他系统的主诉不适,头痛、背痛、肌肉酸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2.抑郁。主要表现为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动力缺乏,

5、活力丧失,失望,悲观等以及与抑郁有关的认知和躯体征象。    3.偏执。主要表现为个体有偏执性思维,如敌对、猜疑、妄想、夸大等。    4.人际敏感。主要指某些个人不自在与自卑感,特别是与他人相比时更为突出。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卑感、心神不宁、明显不自在。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过强,消极等待等。    5.敌意。主要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来反映敌对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包括时常有厌烦的感觉,摔物,喜欢与人争论直到不可控制的脾气爆发等。    6.强迫症状。主要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例如强迫性洗涤、强迫性仪式

6、动作等。   7.焦虑。一般指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主观焦虑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表征,如气促、出汗、尿频、失眠、发抖、惊恐等。    8.恐怖。恐惧的对象包括人、物、事等方面及社交恐怖。    9.精神病。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    (三)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相关调查  正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关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研究也就越来越多。     1.高峰、袁军(1995)采用SCL-90量表对上海市3055名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做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是小

7、学教师群体中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认为,小学教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长年劳累,体质每况愈下,加上小学教师普遍责任心较强,很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为此过分追求人格的完善,过分限制、约束自己,关心各种细节,常有自我责备、谴责的倾向,这都成为躯体化、强迫症状的直接诱因。此外,由于社会期望值偏高,难免产生焦虑、恐怖情绪。    在比较了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同层面后发现,小学教师群体内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以下差异:  ①地区差异。郊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市区的小学教师。  ②性别差异。调查数据表明小学女教师除个别因子(这里的因子指上面谈到的

8、不良表现)外,心理健康问题远比男教师严重。  ③年龄差异。各年龄组的小学教师都有其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老年教师在躯体化、强迫症状、忧虑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