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说课稿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说课稿

ID:6165542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1-05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说课稿_第1页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说课稿_第2页
资源描述:

《“圆柱和圆锥的复习”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圆柱和圆锥知识的复习”说课稿一、说教材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5页圆锥与圆柱知识的复习。教材简析:本节课复习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立体图形特征、表面积和体积意义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常见几何体(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经验,同时在具体的运用中,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提高简单推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立体图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情分析针对此内容的学习,多数学生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但往往会忘记公式的由来,即缺乏对数学思想(类比、迁移、无限分割等)的理解。同时,在运用中其选择比较单一

2、,即只能立进行单个物体体积的计算,而很难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有价值的生活问题,因此,在学习中,只有机械的练习,没有生活的旋律,只有简单的参与,没有情感的流露。为此,根据知识学习的特点,体现数学课程的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序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柱与圆锥的特征、相关的计算公式,理解体积公式的推理过程及相互联系。能力目标:经历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发展实践能力。情感目标

3、:在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心。为现实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在具体的活动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同时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立体图形体积的公式的推导及相互联系与运用),并发挥多媒体课件作用,实现全班同时的共同发展与个性发展。构思如下教学流程(一)直接揭示课题(二)知识再现阶段1、知识的回忆让学生回忆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以学生的基础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及时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享受初步的成功体验。回忆圆柱圆锥相关的计算公式,为进一步复习作必要的铺垫,同时体现知识学习的

4、连贯性。(三)知识提升阶段1、自主探究网络结构即体会圆柱与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联系,并由此体会知识间的网络连接。2、反馈交流适时评价在学习活动中,对学生的情况全面掌控,及时评价与引领,体现复习课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再现,而且它是学生对已学的内容一种更高层次的再学习。(四)知识应用阶段1、基本题让学生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其圆锥的体积,并通过对计算结果的观察,引导学生充分再现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2、走进生活一具体的生活情境为载体,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了解“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培养学生实

5、践能力和应用意识。(五)课堂总结质疑问难引领学生总结自己对圆柱和圆锥知识的新的认识和存在的疑问,以此培养学生自觉养成课后反思习惯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有效组织和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的目标,体现集合知识复习的特点我采用以直观演示法、操作发现法为主,以设疑诱导法、一题多变法为辅来实现教学目标。而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教师决不包办,居于此,我设计如下的学法,课前预习法、独立思考法、动手操作法、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操作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探究精神和应用能力。最后,有效体现数学知识的严谨性,体现知识复习的连贯性,体现数学学习的模型性,特作如下板

6、书。圆柱和圆锥特征计算公式体积的联系圆柱两个底面(面积相等),一个侧面(展开是长方形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体积=底面积×高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一个底面、一个侧面(展开是扇形)体积=地面积×高÷32010年5月12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