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doc

化学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doc

ID:61667278

大小:33.5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3-09

化学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doc_第1页
化学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doc_第2页
化学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doc_第3页
化学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doc_第4页
化学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化学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化学学科理解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作者:郑长龙 作者简介:郑长龙(1964-),男,吉林长春人,东北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学课程与教学(吉林长春130024)。原文出处:课程·教材·教法内容提要: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化学学科理解”这一新概念。文章在对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地位和价值进行理论解析的基础上,对基于化学学科理解的“素养为本”化学课堂教学的特征进行了探讨。期刊代号:G37分类名称:中学化学教与学复印期号:2019年12期关键词:化学学科理解 认识视角 素养为本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

2、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拉开了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大幕。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此次改革的旗帜和标志。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中“落地”,是这次改革的重点之一,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效;同时,它也是这次改革的难点之一,难在如何使化学知识学科功能化,从而实现基于化学知识点的教、学、评向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转变。      要想使化学知识学科功能化,就必须从学科本原上认识化学知识中所蕴含的学科本原性问题以及解决本原性问题的学科思维方式和方法。“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进一步增进化学学科理解。”[1]      “化学学科理解”作

3、为一个新概念,首次在国家正式课程文件中提出,意义重大。因而,对“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地位、价值以及与“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相关问题的探讨尤为必要。      一、化学学科理解的内涵      所谓化学学科理解,是指教师对化学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和方法的一种本原性、结构化的认识。[2]对于这一概念,可以从“理解什么”和“怎样理解”两个方面加以解读。      (一)理解什么——化学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和方法      化学学科理解的对象,首先是化学学科知识。化学学科知识是关于化学物质的知识,是在原子、分子层面对化学物质的成分(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对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描述、

4、解释和应用的知识。表征、描述、解释和应用,已经不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而是对化学知识学科功能的反映。例如,“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这样的认识只是化学知识,还不具有学科功能;当认识到元素概念是对化学物质宏观组成成分的一种表征时,元素概念就具有了学科功能,就可以形成认识化学物质成分的元素视角。      化学学科理解的对象,还包括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这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具有化学学科的特质。例如,“能量”是科学领域的一级核心概念,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中都有所涉及,分别形成了认识能量变化的物理学视角、化学视角和生物学视角。在必修阶段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是要

5、引导学生建立认识能量变化的化学视角。因而,基于化学能变化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是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二)怎样理解——本原性和结构化      怎样理解,实际上就是化学学科理解方式的问题。化学学科的理解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本原性方式      本原,意味着刨根问底、溯本求源。化学学科理解的本原性方式,要求教师对化学知识进行本原性思考,抽提出学科本原性问题。例如,对于“电离”这一词汇,从字面意思来看,是通电解离出离子的过程(法拉第的观点)。那么,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真的需要通电吗,哪些物质可以发生电离,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电离,为

6、什么可以发生电离,如何证明发生了电离等,都属于学科本原性问题。      本原对应着浅表,运用本原性方式,可以使教师形成对化学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深层次认识,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结构化方式      结构化,意味着联系、关联。化学学科理解的结构化方式,要求教师能基于化学知识的学科功能,将化学知识关联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例如,“化学键”和“化合价”是中学化学的核心概念,很多教师都明确这两个概念的内涵,但少有教师能将二者关联起来。对于物质AB而言,A原子以什么方式与B原子发生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化学键的问题;1个A原子与多

7、少个B原子以这种方式发生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化合价的问题。这两个概念的学科功能是表征元素原子的化学“亲和力”,化学键是对元素原子“亲和力”的定性表征,化合价是定量表征。      结构化对应着散点,运用结构化方式,可以使教师形成对化学学科知识及其思维方式和方法的系统性认识,这样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应用,解决真实化学问题,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化学学科理解的地位      对于化学学科理解这一新概念,基于“化学科学经验传递理论”[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