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2.doc

《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2.doc

ID:61741571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2-06

《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2.doc_第1页
《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2.doc_第2页
《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2.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天工开物两则》导学案2.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天工开物》两则一、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读音和意义;2.了解中国科学文化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感受科学的价值和魅力;二、问题导学1、了解作者及天工开物。(参见《世纪金榜》P70):宋应星,字长庚,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因屡试不第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调查研究在当时被称为实学的科技知识上,并着手撰写《天工开物》一书,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完成了这部伟大的科技史名作。《天工开物》记载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和手工业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全书共十八卷,分别记述了粮食生产和加工、纺织和染色、制盐、制糖、陶瓷制造、金属冶炼和加工

2、、采矿、榨油、造纸、酿造、颜料、车船、兵器和珠玉的生产过程、工具设备和生产工艺等。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2、字音辨识1.不粘者()2.粳米()3.俟其生芽()4.水溢()5.殚述()6.潦水()7.刈初禾()8.偕早秧()9.汲灌()三、问题探究(参见《世纪金榜》P73):1.《稻》中记载了哪些先进的技术?有什么意义?(1)技术:记载了水稻育秧后三十天即拔起分栽,一亩秧田可移栽二十五亩,即秧田与本田之比为1∶25,又说早秧失水即死以及农作物与环境的关系等技术。这些技术在以前的农书中未曾提到过。(2)意义:这一方面指导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

3、,另一方面为后世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还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2.《稻》反映了什么科学思想?(1)《稻》表现了作者的重农思想,他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三才”(天、地、人)思想,并加以发扬光大,对天时地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2)强调人的作用,通过科学育秧、合理分秧等,就可以达到丰收的目的,体现了作者追求实学,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3.《治铁》写中国古代焊接铁器的方法与西方国家有什么不同?中国古代焊接铁器具体该怎么做?(1)不同:中国在焊接时采取“冶铸”法,而西方国家采取“锻成”法。(2)

4、办法:①将黄泥涂在接口处,将涂有黄泥的铁器放入火中煅烧锤打,此时,铁器就接合在了一起。②为了使接口处不易开裂、更加结实,在铁器出炉后迅速浸入冷水中淬炼。这样,接合的铁器就既结实又耐用了。4.结合文中实例,谈谈《天工开物》正文中夹注的作用。《天工开物》全书在正文之间辅以夹注,既对正文做了补充说明又传达出更为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且语言生动有趣,有舒缓叙事节奏、调节阅读气氛的作用。四、课堂训练(参见《世纪金榜》P72):(一)、文言实词1.凡稻谷形有长芒、短芒形:________2.俟其生芽俟:________3.方语百千,不可殚述殚:________

5、4.其秧清明时已偕早秧撒布偕:________5.凡焊铁之法,西洋诸国别有奇药别:________(二)、文言虚词1.最迟者后于清明于:________2.秧生三十日,即拔起分栽即:________3.其冬季播种、仲夏即收者,则广南之稻则:________4.撒藏高亩之上,以待时也之:________(三)、古今异义1.生谷数粒,结果而已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①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②表示某种结局2.以为受锤之地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认为3.木炭

6、居十三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数字十三(四)、判断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___________2.钢铁已经炉锤()___________3.中国则惟事冶铸也()___________4.秧过期老而长节()___________(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其再栽秧,俗名晚糯,非粳类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炎更烈于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3.涂上黄泥于接口之上。()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为受锤之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自主小结教师寄语: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