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研究.doc

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研究.doc

ID:61749166

大小:2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18

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研究.doc_第1页
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研究.doc_第2页
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研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初中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学生受家庭教育和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传统的班级教学模式难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走班的实施,满足了学生数学教学差异化教育的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一、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概述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和学习能力,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将原来的行政班级暂时打破成一个A班和一个B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

2、候,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教学环节,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既激发了基础较好的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又照顾到了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在分层走班模式下,学生只有在上数学课时才按照A、B班进行上课,下课后仍然回到原来的行政班级上课.二、初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实施过程探究3学海无涯1.分层编班在进行分层编班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规范、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编班.在参考学生的学习成绩时,要以学生近一学年的成绩为参考依据,要考虑到学生成绩的稳定性和潜能.在参考学生行为规范的时候,教师可

3、以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参考学生学习动机的时候,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升学意向考虑其中,另外,还要配合教师的直选,把好班级的分层质量.2.教学目标、策略分层设计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设计,也要体现出分层.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A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B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培养学生数学

4、学习的信心,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计算,能够实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例如,在“不等式的性质”部分的教学中,B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为: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够画数轴,并且能够用数轴表示简单的不等式集合;A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为: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且能够应用不等式解决简单的不等式问题,能够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集合.在教学策略的设计上,对于A层次班级的学生,要加快教学速度,提高难度,多进行拓展练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B层次班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有的学生背乘法口诀都不流利,应放慢教学的速

5、度,降低题目的难度,多进行基础题目的训练,多对他们进行表扬,在课后的辅导上多下功夫.3.课堂教学过程分层设计课堂教学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过程,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B层次班级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可以选择一些门槛较低的社会热点问题,尽量放慢节奏,要多进行讲解,对于学生的探究活动要适当开展.对于A层次班级的学生,在保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环节可以适当增加,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例题的讲解中,要体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

6、,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将问题分为A、B两个层次,以满足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需要.例如图1所示,在△ABC中,∠BAC=90°,AB=AC,其中MN是经过A点的直线,并且BD⊥MN交MN于点D,BC⊥MN交MN于点E.(1)求证:BD=AE.(2)求证:DE=CE+BD.(3)围绕A点旋转MN交BC于点O,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BD=AE成立吗?说明自己的理由.BD、CE、DE之间有什么关系?说明自己的理由.这一题目中,第(1)问和第(2)问考查的知识较为基础,可以作为B层次班级学生的例题进行讲

7、解.第(3)问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拓展性,要求学生能够画出草图,并且能够利用分类讨论和转化思想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将它作为A层次班级学生的例题进行讲解.4.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练习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熟悉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在进行练习作业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出分层,根据A、B两个班级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对于B层次班级学生来说,练习作业的设计要围绕教材展开,那些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舍弃.对于A层次班级学生来说,要进行适度拓展,多做些有利于提升能力的训练.例如,同样是“认识三角形”部分的练习,对于A、B班的学生可以这样设

8、计:A层次班学生:(1)观察图2,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如果∠ABE=55°,∠EDC=70°,求∠A为多少度.(2)下列所说的线段长度是否能够构成一个三角形?A.1cm,1cm,2cmB.3cm,4cm,5cmC.2cm,3cm,7cm(3)一三角形三角度数比例为1∶2∶3学海无涯3,那么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B层次班学生:(1)a、b、c满足|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