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问题与对策.doc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问题与对策.doc

ID:61749237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18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问题与对策.doc_第1页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问题与对策.doc_第2页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问题与对策.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问题与对策摘要:初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实施过程中,无论是实验操作试题的设计,还是考试的实施,或者是学生的作答和教师的评判都存在一些问题,抓住这些具体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应对策略,可有效促进实验操作考试更科学规范。关键词:实验操作;考试;初中物理初中物理学科的实验操作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物理实验教学有效开展,为学生毕业评定和升学选拔提供依据。但在实验操作考试实施过程中,无论是试题设计,还是考试实施,或是学生作答和教师评判都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值得探

2、讨加以解决。一、考点偏离实验操作案例1:“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试题中设计了“猜想与假设: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2f”。(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案例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试题中设计了“反思与拓展:为什么本实验要使用滑动变阻器”。分析:实验操作考试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以上两个试题的设计明显背离了实验操作考试的目的。对策:试题设计应立足于对“实验操作”能力进行测试。有关实验操作的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知道怎么做。可以从实验目的、实验原

3、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方面立意设计试题。二是能正确操作。可以从正确组装实验装置、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正确收集数据、正确处理数据等方面立意设计试题。三是能优化操作。可以从方案的改进、装置的改进、操作的改进等立意设计试题。二、试题表述不准确3学海无涯案例3:“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试题“实验目的:正确设计并连接该实验电路”。案例4:“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试题中设计了“实验操作要求: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分析:对于试题设计,必须要立意明确,表述准确,内容科学。案例3标题与测

4、试目的明显不一致;案例4有明显的操作提示作用。对策:试题表述清楚、易懂、无提示性语言。实验操作考试时间只有10分钟,所以,在试题设计中,应尽量用准确、明白的语言交代应该做什么,没有必要在试题中设置陷阱。作为学生用的答题卷,如果有提示性语言,学生不论学过、做过与否都能依据提示而正确作答,就失去了考试的作用,所以,在答题卷中,只能让学生知道做什么,而不能告诉学生怎么做。三、器材没有统一案例5:“研究电磁铁”,考场提供给学生用的电磁铁如图1(不同电磁铁)所示。案例6:“测量平均速度”,考场提供给学生用的计时器如

5、图2(不同计时器)所示。分析:由于实验考试工作量大、周期长,有的地方会设置多个考点,而不同考点提供的器材往往会有差异,这样就造成了考生使用器材的难度不相同,导致考试失去公平性。对策:①统一器材。筹备、布置考场时,要求同一个实验操作考试题,所提供的器材要做到完全相同。②增加见识。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见识、了解不同器材,以开阔学生眼界。③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教学中应训练学生在面对没有见过的器材时,能立即阅读器材的使用说明,然后再进行实验操作。四、试题提前发布案例7:我县的实验操作考试,每年会指定20个左右实验

6、试题,在考前7~10天向各校公布,学生参加测试时,只随机抽取一个试题进行测试。如2017年,我县就确定了20个实验测试试题,在考前7天将学生的“答题卷”公布于QQ群中,各校都将试题下载打印供师生使用。分析:“教科版”物理教材中,仅实验探究就有66个,如果将之全部作为考试题目,对于考试场地的设置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实验进行测试,便于考试的组织实施。但将学生的答题卷进行公布,就可能导致教师突击教学,学生死背实验数据与结论来应对考试。对策:尊重实验事实。实验操作考试追求的是结果要真实、准

7、确,能为评价或遴选学生提供可靠依据;同时能从真实的结果中反映教师的实验教学情况,以利于反思改进我们的实验教学。所以,实验操作考试的评判依据一定要以实验操作事实为准,不能完全以学生答题卷为准。五、学生操作欠规范3学海无涯案例8:使用天平时,当遇到用镊子调节游码不灵活时,很多学生就改用手直接拨动。连接电路时,电键没有断开、滑动变阻器触片不置最大位置等。案例9:在研究滑动摩擦力、测滑轮组机械效率时,不保持匀速直线拉动物体等。分析:物理实验中所用的实验仪器,都有相应的使用说明与要求,如果不按要求使用仪器,则视为错

8、误操作。案例9涉及“匀速”“直线”“竖直”等要求,操作一定要尽量与之相符,否则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对策:①教师动手做实验。对于仪器的使用,实验测试教师首先要亲自做一遍实验,检验、确保实验器材完好、可用后,再提供给学生考试。②学生请示更换器材。学生考试时遇到器材有问题时,应请示测试教师更换器材,再按正确方式进行操作。③关键术语专题训练。平时教学中应特别强调对于“匀速”“直线”“竖直”等关键词语的理解,专题训练如何操作才符合要求,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