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机制探讨.doc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机制探讨.doc

ID:61774982

大小: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3-20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机制探讨.doc_第1页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机制探讨.doc_第2页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机制探讨.doc_第3页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机制探讨.doc_第4页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机制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机制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机制探讨摘要:现代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群体,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高校对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有一定的落后性,加之大学生群体本身的法律意识薄弱,导致大学生群体的犯罪率呈上升趋势,法制与道德教育的融合刻不容缓。文章将对大学生群体的法制与道德教育现状进行探究,并研究两者融合的具体机制。关键词:法制与道德教育;融合;创新高校是当下的思想文化阵地,应国家政策和社会的需要,高校都将思想道德修养作为教学任务开展,但是就数据来看,大学生群体的犯罪仍在上升,因此,高校应提高对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

2、的重视程度,利用良好的文化环境,发挥教育合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法制与道德意识。1法制与道德教育有一定必要性(1)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法制建设作为重要的上层建筑受到高度重视,国家的稳健发展需要一个完善的法制环境。同时,当代社会要求大学生群体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基础,还应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道德观念。法制与道德因而也具备了一定的互补性和一致性,这为两者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法制与道德的融合,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增强民主平等意识;另一方面,在法律知识的帮助下,大学生群体能够在合

3、理合法的范围内维护自身权益,并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理性发挥法律武器的强大作用。法制与道德教育双管齐下,不能将其看为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树立大学生群体心中的法制与道德的标准,降低网络世界中低俗信息的不良影响,让大学生能够自觉抵制文化糟粕,拒绝非法利益和非法行为。(2)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性格塑造的阶段,对很多事情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判断,不能做到理性解决问题,易鲁莽行事,这是造成大学生群体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且当前的企业更注重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和技术,法律和道德环节较为薄弱,所以,高校在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

4、法制教育,共同引导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十分有必要。5学海无涯2大学生群体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的观状应国家政策和社会的需要,高校均设立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并作为公共课要求每一位大学生学习,设立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行为规范。从整体角度来看,高校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融合方面还存在以下的问题:2.1局限性。在高等教育模式中,高校更侧重于传输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所占比重较低,方式单一,大学生群体仅能从课堂上接受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洗礼,在课下没有

5、与之配套的教育教学方式,这使得道德和法制观念并不能深入人心。一方面,课堂教育不能被大学生用于生活,个别有意义的宣传也仅仅以传单、海报等为载体,这种方式不能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层面,无法引起共鸣,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将法制和道德教育理解为简单的道德法律知识的传输,而未关注到大学生群体内在的道德品质和立法精神,忽略了法律本身的复杂性和为人服务的根本内涵,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法律知识而不注重法律的实践性,就难以让大学生群体真正理解何为道德和法律,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课程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6、2.2法制与道德的融合度低。法制与道德是处理社会关系的一把双刃剑,二者相辅相成,互相配合,才能发挥作用,更好地调节社会关系。高校的思政课程可分为两个部分: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较高的道德标准和处事原则;法律教育则是引导大学生群体对法律法规有一定的认知和敬畏,使其能够自觉维护法律法规,与法同行,护航青春,更好地融入社会,同时,遵纪守法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与学校的目标存在一定局限性:把教育过程仅看作是一门教学课程,照本宣科,强行灌输,最终的教育成果以考

7、试成绩的高低呈现,教育方式实际上脱离了实际,缺乏实践环节。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其根本是以人的一种相对成熟或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对待,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就现今的教育来看,由于教育目标不明确,课堂效果难以保证。3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的途径5学海无涯高校虽然开设了相关教育课程,但效果不甚明显,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不能深刻贯彻“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将重心放在“教”,而忽略学生是否吸收了内容。其次,在“教”的过程中流于表面,没有深挖在

8、法律背后的精神层面,学生难以掌握所学,就不能深刻思考。高校应该从一下四个方面考虑道德和法制的融合路径:3.1在认识层面树立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的思想。法律信仰的实质是对法律本身有极强的认同感,它代表了追求法律、信用法律、法律至上的一种思想。守法精神要求人们不仅仅是遵守法律,它还要求人们能够发自内心、由内而外地守法,这相对于他律守法更有意义,有守法精神的人往往更具社会责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