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研究.doc

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研究.doc

ID:61802464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研究.doc_第1页
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研究.doc_第2页
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无止境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研究摘要:本文选用能源终端消费测算法计算了2005-2016年西北某市级城市交通碳排放量,分析了该市交通业经济发展现状,引入经济指标探讨了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为该市如何制实现低碳交通、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关键词:交通碳排放;经济增长;低碳交通随着国家顶层战略“一带一路”经济带中的重要门户和节点城市越来愈多,迎来充当着人流物流纽带的、推进经济发展最基础产业之一的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是必然趋势。未来,该市必将推进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脚步,GDP、客货运周转量也必将不断上涨,

2、交通碳排放量依旧会持续增大,与此同时,如何协调交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已成交通业低碳化发展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文献综述针对交通碳排放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并得出结论。Lakshmanan&Han通过探索1970-1991年美国交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得出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交通碳排放量增多的重要因素[1]。吴开亚等测算了2000-2010年上海市交通业碳排放量,并认为人口规模和人均财富度始终对碳排放表现为正向效应,起促进作用[2]。杨良杰等采用Tapio模型探究了江

3、苏省最近几年来交通运输业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行业碳排放量变化的实证关系,认为社会富裕程度与交通碳排放量呈正相关[3]。基于上述文献分析发现,学者在西北区域市级层面开展交通碳排放的研究少之又少,前人研究得出的结论和所提建议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西北市级城市。二、交通碳排放测算3学海无涯学无止境1.碳排放测算模型建立。本文结合实际,决定采用基于交通能源消耗的“自上而下”的碳排放量算法:把范畴内的各类能源标准煤的终端消耗量与相应的各类能源碳排放系数(吨碳/吨标准煤)相乘。测算模型,(C定义为交通碳排放量;Qi定义为第i种能源标准煤

4、的终端消费量;Ki定义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i=1,2,…,6分别表示原煤、天然气、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2.碳排放总量变化。经过上述测算方法计算出的交通碳排放量:图1显示,2005-2016年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总量呈现出先增后微降的趋势。随着2014年低碳政策的实施,碳排放量明显减少,2016年低至96.450万吨,三年降低了33.24%。三、交通业指标与经济指标的关系研究1.交通业经济发展现状。客运、货物周转量综合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部门对运输量情况的考核和经济效益的评估。图2客运、货物周转量和交通运

5、输业增加值图2显示,客运、货物周转量在2005-2007年间,发展缓慢但稳定增长,2008-2013年发生跳跃式上升且货物周转产业规模扩大显著,2014年至今,客运和货物均稍有回落。交通业发展迅速,且该市近几年有积极响应“十三五”低碳交通战略做出调整,在保证产业增加值持续上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减少了不必要的客运和货运输周转,有效的降低了损失,避免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2.交通单位GDP能耗分析。单位GDP能耗(简称,碳强度)是指每单位GDP的增长所产生的CO2排放量,它是衡量一地区经济发展同碳排放量之间关系的首要指标[

6、4]。(交通碳排放强度=交通碳排放量/生产总值)图3GDP、CO2排放及交通碳强度趋势图图3显示,该市经济发展呈现出稳定的逐年增长趋势,而碳强度则呈现出下降趋势,2005-2016年碳强度从0.0438(吨标准煤/万元)降至0.0154(吨标准煤/万元),下降了65%。碳强度的降低证明了该市正由高污染、高耗能转型为低耗能、可持续型的能源消费方式。在交通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期间,GDP仍旧保持平稳增长,碳强度依旧降低,说明该市在控制交通碳排放的减排技术上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掌握。尽管这12年间该市碳强度逐年下降显著

7、,但是其相对于全国区域及发达地区的碳强度水平仍然处于较高状态,所以节能减排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仍是目前该市交通最大的压力。四、结论与建议3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结论:1.该市经济发展产生的生产总值和派生的客运以及货物周转量的增大对交通碳排放均起到了促进作用。2.该市交通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近几年有积极响应“十三五”低碳交通战略并做出相应调整。3.碳强度的降低证明了该市正由高污染、高耗能转型为低耗能、可持续型的能源消费方式。建议:1.优化城市交通运输网。扩大城市公共运营车辆的承载力调整中长途城郊运输结构,最大化降低旅客

8、、货物周转量等。2.推进智能交通发展。城区内道路略显狭窄,居民可以通过准确的道路信息服务,避开拥堵路段,降低车辆的空载率。3.积极引导居民低碳出行。政府可以通过公交补贴等可行性政策鼓励引导居民多采用公交、地铁以及自行车等慢行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参考文献:[1]LakshmananTR,HanX.Factorsunderlyingt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