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探秘-三国谜题魏延真的想反吗?.docx

三国历史探秘-三国谜题魏延真的想反吗?.docx

ID:61809797

大小:13.23 KB

页数:3页

时间:2021-03-21

三国历史探秘-三国谜题魏延真的想反吗?.docx_第1页
三国历史探秘-三国谜题魏延真的想反吗?.docx_第2页
三国历史探秘-三国谜题魏延真的想反吗?.docx_第3页
资源描述:

《三国历史探秘-三国谜题魏延真的想反吗?.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国第二谜——魏延真的想反吗?魏延,字文长,义阳人,属当时那种拥有自己武装的豪强地主。刘备入蜀时,魏延率武装投奔刘备。刘备不以亲疏用人。当时汉中太守一职大家都以为非张飞莫属,张飞也自以为非已不可,但刘备别具慧眼,越级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刘备在群臣面前问魏延:“现在委你以重任,你赴任以后打算怎么办?”魏延回答:“如果曹操领大军而来,我请为大王您抵挡他;若曹的将军领率10万兵士杀来,请为大王吞杀。“慷慨陈词,语惊满朝。魏延大破魏大将子淮。每次随诸葛亮出征,总想领兵万人,与诸葛亮分道进军,诸葛亮总不允许。又建议诸葛亮兵出子午谷,直趋长安,奇袭出兵,此计虽妙,诸葛亮不愿冒险,还是不允,魏延长叹数声,无

2、可奈何。魏延军功大,勇猛过人,自视甚高,妄自尊大。诸葛亮死后,群龙无首,以为自己是合格的丞相“接班人”,得知诸葛亮把所有的要事都交给了杨仪,心中不满,举兵谋反,加上魏延众叛亲离,最终被诸葛亮的“伏将”马岱斩于马下……一代猛将,如此丧命,一半是咎由自取,一半也是他为将的天才未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心中不平。不平则鸣,鸣则牢骚满腹,牢骚满腹则恃才做物,恃才做物使他在立身行事上颇遭物议,孤芳自赏,“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魏延之才本该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假使能让他淋漓尽致地发挥军事天才,那该是另一番局面。但却又处处受在军事上谨慎有余而出奇制胜不足的诸葛亮的压抑、猜忌。诸葛亮不欣赏天才,多少有点嫉妒天才,看看他

3、培养出来的丞相接班人及一些文臣武将的四平八稳、因循苟且就不难看出魏延遭忌的根本原因。假如魏延投奔于曹操帐下,曹操是用兵如神的天才,也欣赏临阵能别出心裁的天才。魏延自己如鱼得水,能一展大才。谁让他有个谨小慎微的“监护人”——诸葛亮呢。当关羽引他见刘备时诸葛亮就喝令刀斧手把他推出砍了,第一次见到魏延就说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诸葛亮也实在是太“神机妙算”了?刘备因为顾全大局怕投降的人人人自危而没下决心。之后,魏延每次大战几乎都有参加,而每次总会让人问心无愧,相信深知三国的人应该知道“剑舞杀刘璋”、“折罪钩冷苞”的故事吧,他对刘备是忠诚的,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而后来刘备封“五虎将”,魏延又名落孙山,

4、为何?还不是因为诸葛亮当初的一句“脑后有反骨”?当关羽听到“五虎将”为“关张赵马黄”时也动了怒,这其中也有为何有黄忠而无魏延的隐含之意。魏延谋反一是因为杨仪的试探弄巧成拙,文官竟用兵符去试探以为应该得到兵符的武官;二是本来应由他断后让大军撤走的命令由姜维代命,这使得他面子全无,文不能文,武不能武,身经百战的他到头来什么都没得到,妄自尊大的人就是这样,就算不能名流千古,也要遗臭万年。魏延,一个武将重臣,却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好大喜功,刚愎自用,自以为是,能伸不能屈,露才扬忌,不得善果,既可怜又可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