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及加工.docx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及加工.docx

ID:61901413

大小:15.71 KB

页数:7页

时间:2021-03-26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及加工.docx_第1页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及加工.docx_第2页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及加工.docx_第3页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及加工.docx_第4页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及加工.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及加工.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机械加工工艺基础--金属材料及加工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1.理解强度、塑性、硬度的概念。2.了解工程用金属材料的分类,能正确识读常见金属材料的牌号。2.1金属材料分类及牌号的识读:2.1.1黑色金属:(1)(2)定义:铸铁:一般把以铁及以铁碳为主的合金(钢铁)称为黑色金属。灰铸铁HT抗拉强度(σb)200(MPa)、可锻铸铁KT(H黑心、Z珠光体)抗拉强度(σb)300-伸长率06、球墨铸铁QT抗拉强度(σb)400-伸长率18。(3)碳钢:按含碳量分:低、中、高碳钢。按质量分:普通、优质、高级优质。按用途分:普通:Q

2、235A:一般工程用,屈服强度Q数值235等级A。优质碳素结构钢:45钢:机械零件用,中碳钢,含碳量0.45%);碳素工具钢:T12:工具钢,用于刃具、量具、模具用钢,含碳量1.2%。铸造碳钢:铸钢ZG屈服强度不低于270-抗拉强度不低于500。(4)合金钢:按用途分:合金结构钢:40Cr:合金结构钢,含碳量0.40%,合金含量小于1.5%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不标。合金工具钢:9SiCr:合金工具钢,含碳量0.9%,Si、Cr含量小于1.5%;高速钢(锋钢)W18Cr4V:含碳量0.7-0.8%,钨含量18%,Cr含量4%,V含量小于1.5%。

3、2.1.2有色金属(1)有色的定义:除黑色金属以外的金属材料,统称为有色金属。(2)了解铝及铝合金。(2)了解铜及铜合金。3、了解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调质、时效处理的目的、方法及应用。重点放在应用上。(1)退火:消除铸件、焊接件、冷作件毛坯的应力。(2)时效处理:长时间退火,消除毛坯的应力。(3)正火:消除锻件毛坯的锻造应力。调整硬度,便于加工。(4)调质:淬火+回火,综合机械性能。一般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5)回火:消除淬火应力。温度越高,钢的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韧性提高。4.了解金属表面处理的一般方法。(1)表面淬火(2)(表层)化学处理:电镀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

4、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物理处理:防锈漆因在金属表面外处理,不在此列。二、金属切削和刀具的一般知识1.了解金属切削运动及其特点,掌握切削用量三要素选用原则,会简单计算。1.1切削运动:(1)主运动Vc:(2)进给运动Vf:(3)关系:一般主运动一个,进给运动一个或多个。1.2切削时工件上形成的表面:(1)待加工表面(2)过渡表面:正在切削的表面。(3)已加工表面1.3切削用量(1)切削速度Vc:Vc=(PI*d*n)/1000(m/min或m/s)钻头,切削刃d变化,Vc变化(2)进给量f:车工:mm/r;铣工:(3)背吃刀具ap(mm)2.了解常见刀具材料及其适用范围。

5、2.1(车)刀具的结构形式:整体式、焊接式、机夹重磨式、机夹可转位刀片式。2.2刀具常见材料:(1)硬质合金:耐温800度以上,不能使用冷却液。常见的有YT(钢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件:YT5、YT15、YT30)、YW(YW1、YW2)、YG(铸铁件、有色金属件:YG3、YG6、YG8)三种。(2)高速钢:耐温550度以上,需要使用冷却液。2.3刀具钝化:(1)磨损:刀具后刀面和前刀面磨损。(2)崩刃:切削刃的脆性破裂。(3)卷刃:切削刃的塑性变形。3.了解常见刀具的主要角度及其作用。(1)前角:增大,切削变形减小,切削热少,切削温度低。(2)

6、后角:增大,后刀面摩擦少,(工件)切削热少,切削刃强度低,影响刀尖散热。(3)主偏角:减小,切削刃增加,散热改进,切削温度低。(4)副编角:增大,副后刀面摩擦少,加工残余面积大,粗糙度降低。(5)刃倾角:影响刀头强度和排屑方向。(6)车刀安装对刀具角度的影响:刀尖与工件轴线不等高情况;刀杆轴线与工件旋转轴线不垂直度影响。4.了解切削液的常见种类及适用范围。4.1切削液的常见种类:(1)水基类:水溶液:冷却好,润滑差;乳化液:冷却中,润滑中。(2)油基类:切削油:冷却差,润滑好。5.了解常见金属材料的可切削性。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1)主要指标:

7、相对加工性;与刀具耐用度、切削热、已加工表面质量、切屑控制和断屑情况、切削力有关。(2)影响因素:强度、硬度、塑性、导热性等(3)改进方法:适当的热处理,适当调整材料化学成份。6.了解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如切屑形成过程及切屑类型、积屑瘤形成机理及控制、切削力、切削热及刀具磨损等。6.1切削类型:带状(塑性材料如钢件)、挤裂、单元、崩碎(脆性材料如铸铁)切屑。6.2积屑瘤:产生条件:中等切削速度,塑性材料。对加工影响:保护刀具、增大前角、影响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