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红《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李素红《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

ID:61954945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01

李素红《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1页
李素红《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2页
李素红《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3页
李素红《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4页
李素红《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素红《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减法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李素红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理解与掌握加法与乘法的运算定律的基础上,学习四则运算中的连减简便算法。本节课学习连减的简便计算,主要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感知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可以把两个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还可以先减去后一个减数,再减去前一个减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发

2、展学生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运用其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根据数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看书吗?说一说你喜欢看什么书?有一位叔叔也喜欢看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说一说在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都谁提出的问题和他一样?好,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独立完成 师:认真想一想,你有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把算

3、式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合作5  (1)每个人都说一说你有几种方法?每一种方法你是怎样想的?(每个人都做好记录)  (2)对比你写出的几个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一人代表全组汇报,并说说是怎么想的.(板书三种不同算式)234-66-34234-(66+34)234-34-663。优化算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的?为什么?师:那以后如果遇到像1,3这样的算式,可以用第二种方法做吗?4.练习:470-254-46266-45-1665.总结算法讨论总结:  ①交流讨论:通过刚才做这几道题,你能总结一下,像这样的题应该怎样做吗?  ②总结: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

4、算;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我们要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简便计算。  ③用字母该如何表示呢?5  板书: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三、反馈练习  (一)基础练习  1.在○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2.选择题。看看哪种方法好。  3.数学小医生。  (二)拓展提升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四、全课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减法运算中的一些简便

5、计算。在例4教学中,教材主要着眼于通过不同解法的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成功之处: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比较三种解法:234-66-34=1345    234-34-66=134 234-(66+34)=134,得出234-66-34=234-(66+34)=234-34-66,然后让学生举例、验证得出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并用字母表示:a-b-c=a-(b+c)=a-c-b,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通过练习学生对于习题的掌握非常好。    2.练习的类型齐全,从三方面进行

6、突破。例如:528-53-47     470-(254+46) 545-167-145,特别是第三种类型重点进行练习,由此学生对此类型题能灵活依据题目进行简便计算。不足之处: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比较沉默。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