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灌注化疗技术.ppt

膀胱灌注化疗技术.ppt

ID:61961655

大小:177.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1-04-03

膀胱灌注化疗技术.ppt_第1页
膀胱灌注化疗技术.ppt_第2页
膀胱灌注化疗技术.ppt_第3页
膀胱灌注化疗技术.ppt_第4页
膀胱灌注化疗技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膀胱灌注化疗技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膀胱灌注化疗技术概念膀胱灌注是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治疗手段,其目的在于消除或控制术后残余病变、原位癌和癌前病变,防止肿瘤细胞的深层浸润,降低或延缓术后复发。灌注方法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无菌导尿术操作规程插入一次性10~12号或更细的导尿管,放掉残余尿液,用无菌止血钳钳夹尿管末端,将备好药的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在钳夹尿管近端1cm处斜行刺入,使空气浮于药面之上。缓慢将药液通过尿管注入膀胱,在药物注完时把注射器内的空气一同推进尿管后拔出导尿管,嘱患者取平卧、左侧、右侧、俯卧,每15min更换体位1

2、次,保留1h,使膀胱各部位用药均匀。护理措施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通过手术,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已有所了解,而术后定期灌注化疗,疗程长,费用高,加之担心肿瘤复发及化疗出现副作用,因而对继续治疗信心不足。解除其思想顾虑,注意沟通技巧,鼓励家属陪伴和督促患者接受治疗,及时给予物质上和经济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给予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详细交流,说明术后膀胱灌注的重要性,做好膀胱灌注化疗的知识宣教,介绍灌注的

3、方法、疗程、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灌注前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对灌注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环境准备操作间定期消毒,保持温度适宜,环境隐蔽,使患者放心接受治疗。灌注前护士应充分了解患者有无排尿不畅、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灌注前2h嘱患者少饮水,以免影响灌注药物在膀胱内的保留时间,灌注前排空膀胱。药物准备药物准备按医嘱备药,使药物充分溶解,现配现用,工作人员注意做好自身防护。灌注中护理患者取仰卧位或膀胱截石位,严格执行无菌导尿术操作规程,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充分润滑,嘱患者做深呼吸使全

4、身放松,插管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插入膀胱后排尽残余尿液,缓慢注入药物,连同10mL空气一并注入,最后拔出尿管。注入空气不仅能避免药物残留在尿管中,还有利于膀胱壁扩张,使药物与膀胱黏膜充分接触,以更好地发挥疗效。嘱患者卧床,指导和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保留1h后排空膀胱。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灌注后护理1.做好健康教育①待药物排出后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每天不少于3000mL,其目的是加速尿液生成,起到生理性膀胱冲洗作用,以保护膀胱黏膜,避免造成化学性膀胱炎、尿道炎②适当活动,

5、增强机体抵抗力。③加强营养,进优质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饮食,忌烟、酒、咖啡及辛辣刺激性食物。④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⑤教会患者自行观察排尿情况及尿液颜色、性状,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来院诊治。2.告知患者及家属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嘱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膀胱镜,开始每3个月1次,半年后每6个月1次,2年后每年1次,同时定期做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或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常见不良反应有局部膀胱刺激征,尿道灼痛,药外渗所致的会阴部不适,与药物刺激及操作不当

6、有关;全身反应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发热、脱发等,与药物副作用有关。健康教育1.加强灌注前的心理护理及灌注化疗的知识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了解定期灌注的重要性。2.在灌注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及操作规范,动作轻柔,以避免感染及尿道损伤。3.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养成多饮水、多排尿的习惯,以降低膀胱内诱癌物质的浓度,减少其与膀胱黏膜接触的时间。4.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保证按疗程坚持灌注,以预防或延缓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