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

ID:61995863

大小:749.2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1-04-09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4页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鹤壁高中2020_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某某省某某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Fe56Cu64Sn119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化学与科学、环境、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病毒期间,使用的“84消毒液”主要有效成分是NaClOB.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受此启发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屠呦呦C.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xH2O)利用了氧

2、化还原反应原理D.化工生产过程中既要考虑生产成本、原料的转化率,还要考虑“废热”利用和环境保护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H2O2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B.标准状况下,2.24LHF的分子数目为0.1NAC.1L0.01mol•L﹣1溶液中,和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01NAD.78g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A3.将物质的量均为nmol的氧化铝和氮气充入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12O3(s)+2N2(g)4AlN(s)+3O2(g)△H>0。下列条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3、A.O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B.2v正(N2)=3v逆(O2)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改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1mol•L﹣1的溶液中,Cu2+、CO32﹣、Cl﹣、Na+13/13高考一定能大量共存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盐酸与稀硫酸的pH相等C.对于反应N2H4(l)═N2(g)+2H2(g)△H=﹣50.6kJ•mol﹣1,它只在高温下自发进行D.25℃时在醋酸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后呈中性的溶液中:c(Na+)>c(Cl﹣)5.某些高温油炸食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H2=CH﹣CO

4、﹣NH2(丙烯酰胺),食品中过量的丙烯酰胺可能引起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于丙烯酰胺有下列叙述: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能发生加聚反应;③只有2种同分异构体;④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碳酸二甲酯()是一种低毒、环保、性能优异、具有优良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纳米CeO2催化CO2和CH3OH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O2可有效提高CH3OH的平衡转化率B.反应①中有O﹣H键的断裂C.反应②可以看作是取代反应D.上述转化过程中,中间产物有

5、4种7.科学家利用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W、X、Y、Z组合成一种超分子,其分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代表共价键,其他重复单元的W、X未标注)。W、X、Z分别位于不同周期,Z的原子半径在其所在周期中最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3/13高考A.Z元素的金属性在其所在周期中最强B.W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C.单核离子半径:Z<Y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X8.高锰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种生产高锰酸钾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I中发生了物理变化B.步骤II中氮气是生成物之一C.步骤III中水是反应物之一D.

6、上述流程中KOH可以循环利用9.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除杂试剂或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原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①Cl2HCl饱和食盐水过滤②Fe2(SO4)3溶液FeSO4Cl2加氧化剂转化③碘单质泥沙水过滤④Na2CO3固体NaHCO3加热分解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s),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13/13高考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n(Y)n(M)n(N)①8000.100.40

7、0.0800.080②8000.200.80aa③9000.100.150.060.0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5min达平衡,平均反应速率v(X)=0.016mol/(L•min)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C.实验②中,达到平衡时,a小于0.16D.正反应为吸热反应11.下列对实验操作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操作和现象解释与结论A向Fe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KI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KS溶液,溶液变为红色KI与FeCl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B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稀H2SO4溶液,加热4~5min,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

8、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不变蓝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完全C25℃,测得可溶性正盐MR溶液的pH=7MR必为强酸强碱盐D向饱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