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初稿)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初稿)

ID:6201424

大小:215.50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1-06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初稿)_第1页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初稿)_第2页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初稿)_第3页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初稿)_第4页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初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初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福建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及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加强和改进我省普通高中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要求,结合我省的教学实际,特提出福建省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深化课程理念(一)在语文课程实施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基本依据。在语文课程实施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坚定学生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在阅读教学中积极落实。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明确课文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是关键。课堂教学目标既要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更要注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写作教学中主动落实。写作是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转化为文字,表达真情实感,是反映和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精心设计写作任务,引发认知碰撞,在写作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自觉地辨别真假美丑善恶,抒情言志,激浊扬清,完善自我。在校园语文活动中精心落实。课外阅读是校园语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引导课外阅读,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积极开展征文比赛、书法比赛、读书报告会和经典诵读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篇幅较长的中外文学名著和中华文化经典;开展时事辩论会,引导学生阅读

4、新闻,关心国计民生,评点新人新事。-43-(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着重培育语文核心素养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基。着重培育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应用(积累与整合;语感与语理;语境与交流)、思维发展与提升(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审美鉴赏与创造(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文化传承与理解(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关

5、注与参与)。(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高中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精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学校应该在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指导下,合理地实施课程。必修课程加强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古代诗文阅

6、读教学和论述类文章写作教学,选修课程加强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实用类文本阅读教学和语言文字应用教学,切实培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实现课程目标,满足考试要求。二、课程开设建议课程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构成,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既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要为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开设好必修课程,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在保证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设好选修模

7、块。选修课程应继续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继续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43-各校要做好学校课程的规范管理和分类指导,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学校课程,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结合学校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鼓励各校组织专门力量,积极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的适切的服务和指导。1.模块选择必修课程的学习可根据教材的编排顺序循序渐进地完成。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选修课程的具体名称、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