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卷:2015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数学4月联考文科试题.doc

高考模拟卷:2015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数学4月联考文科试题.doc

ID:62024473

大小:76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4-14

高考模拟卷:2015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数学4月联考文科试题.doc_第1页
高考模拟卷:2015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数学4月联考文科试题.doc_第2页
高考模拟卷:2015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数学4月联考文科试题.doc_第3页
高考模拟卷:2015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数学4月联考文科试题.doc_第4页
高考模拟卷:2015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数学4月联考文科试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模拟卷:2015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数学4月联考文科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高考模拟卷:2015年某某省江淮十校高三数学4月联考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1.已知集合,集合 ,则(   )A.B.C.D.2.已知,设是虚数单位,则复数的虚部为(  )A.B.C.D.3.若点在的边上,且,则(   )A.B.C.D.4.双曲线的实轴和虚轴分别是双曲线的虚轴和实轴,则的离心率为(  )A.B.C.D.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B.C.D.6.若则事件的概率是(   )A.B.C.D.7.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间的距离,某同学首先选定了与,不共线的一

2、点,然后给出了四种测量方案:(的角,所对的边分别记为,,)高考①测量 ②测量 ③测量④测量则一定能确定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则输出的函数为(  )A.B.C.D.9.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且,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A.B.C.D.10.已知向量、的夹角为,,,则的取值X围是(  )A.B.C.D.二、填空题(本题共5道小题)11.已知角的顶点在坐原点,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则  _______

3、____(用数值表示).12.某脑科研究机构对高中学生的记忆力x和判断力y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下表数据高考由散点图可以看出与具有线性关系,若回归直线方程为,则_______.13.函数可表示为奇函数与偶函数的和,则_________.14.将正整数,,,……,,……,排成数表如图所示,即第一行个数,第二行个数,且后一行比前一行多个数,若第行、第列的数可用表示,则可表示为__________.15.函数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在其图像上总存在异与点的点,使得在点处的切线满足//,则称函数具有“自平行性”,下列有关函数的命题:①函数具有“

4、自平行性” ②函数具有“自平行性”③函数具有“自平行性”的充要条件为函数;④奇函数不一定具有“自平行性”  ⑤偶函数具有“自平行性”其中所有叙述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试卷答案1.答案:A分析:集合 ,集合,则高考故选:.2.答案:B分析:复数的虚部为.故选:.3.答案:C分析:如图,由,知,所以  故选:.4.答案:C分析: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为,则双曲线的实轴为:,虚轴为,所以双曲线的焦距为,双曲线的离心率为:,故选:.5.答案:C分析: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半个圆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高为,圆锥的母线长为,高

5、考几何体的表面积 .故选:.6.答案:A分析:,表示直角三角形,其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表示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面,其圆的面积为 ,所以所求概率为,故选:.7.答案:A分析:对于①③可以利用正弦定理确定唯一的,两点间的距离.对于②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即可确定,两点间的距离.对于④测量,,, ,此时不唯一故选:.8.答案:B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知其功能是输出存在零点的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函数无零点;、由于在函数的图象上,故函数存在零点;、函数的图象与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值域为,图象也与轴无交点,函数无零点;高考、的图象也与轴

6、无交点,函数无零点;故选:.9.答案:D分析:∵,,将代入得:,,令,解得:,,解得:故选:.10.答案:A分析:由题意可得解得,.再由,以及,可得.由于,可得,故选:.11.答案:分析:∵角的顶点在坐标原点,始边与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  故答案为:.高考12.答案:分析:∵回归直线方程经过样本中心点坐标,;,样本中心.回归直线方程为.可得解得 故答案为:.13.答案:分析:由题可得,即,①将换为,可得.由奇函数与偶函数,可得即有.②由①②解得,则 故答案为:.14.答案:分析:∵第一行有个数,第二行有个数,

7、每一行的数字个数组成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第行有个数,高考由求和公式可得前行共个数,经验证可得第行的第个数为,按表中的规律可得第行共个数,第一个为,为第行的第个数,故答案为:.15.答案:①③④分析:函数具有“自平行性”,即定义域内的任意自变量,总存在,使得对于①,具有周期性,必满足条件,故①正确;对于②,,对任意,不存在,使得成立,故②错误;对于③,当时,,而时,,解得(舍去),或,则,故③正确;对于④,不符合定义,故④正确;对于⑤,同④,其导函数为奇函数,故⑤不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