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doc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doc

ID:62038114

大小:23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1-04-16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doc_第1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doc_第2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doc_第3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doc_第4页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5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时作业含解析中图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标准第5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某地理小组野外考察日志记录,某日时间7:00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日落时为时间19:15,晚上观北极星的仰角为40°,次日白昼开始变短,北极星的仰角变大。据此完成1~2题。1.研究小组的行进方向是(  )A.向西北       B.向东北C.向西南D.向东南2.又经过15天,研究小组到达新营地,小组成员推测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赤道地区太阳从正东升起B.北半球的昼与夜比值变小C.北极圈内极昼X围缩小D.新露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50°解析:第1题,只有位于北半

2、球才能看到北极星,且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结合材料内容,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且向北行进。该日日出正东,说明太阳直射赤道,当地昼长应该为12小时;而该日7时日出、19:15日落,昼长长于12小时,说明行进路线与太阳视运动(一天中太阳在空中自东向西运动)方向一致,即向西行进。第2题,由日出正东方可知,出发时间为春、秋分日,该地位于北半球,次日白昼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南运动,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又经过15天变化更大,则昼与夜的比值变小。答案:1.A 2.B下图为“我国甲、乙、丙三地某年内的日出时刻变化曲线图”,图中的a、b、c

3、、d、e为节气。读图,完成3~4题。-8-/8标准3.下列关于甲、乙、丙三地的方位,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B.甲地位于丙地的东南C.乙地位于丙地的西南D.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4.下列关于图某某息,表述正确的是(  )A.a和c为同一节气B.b节气时,乙地的昼长小于14小时C.c节气时,地球公转速度最慢D.d节气时,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解析:第3题,根据三地不同节气的日出时间判读位置关系。据图可知,甲地的日出时间变化最大,说明其纬度最高,丙地的日出变化幅度最小,说明纬度最低;根据日出早晚可知,甲地位于乙

4、地的东北方,故A项正确;甲地位于丙地的东北,故B项错误;乙地位于丙地的东北,故C项错误;丙地位于甲地西南,故D项错误。第4题,a和c分别为秋分和春分,故A项错误;b节气时,根据乙地的日出时间计算出昼长小于14小时,故B项正确;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节气应该是夏至日,位于d附近,故C项错误;图示丙地全年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较小,应地处我国热带地区,故丙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是全年最大,故D项错误。答案:3.A 4.B-8-/8标准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状况。读图,回答5~6题。5

5、.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丁、乙、丙、甲    B.乙、甲、丁、丙C.甲、丙、乙、丁D.甲、乙、丙、丁6.6月22日,乙地看到太阳升落的视运动轨迹示意图为(  )-8-/8标准解析:第5题,读图,a曲线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大于12月份,一年中有两次直射现象,说明甲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甲纬度低;b曲线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没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说明乙位于北温带,乙纬度较高;c曲线6月份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一年中有一次直射现象,可能位于南回归线,丙纬度较低;d曲线6月份

6、正午太阳高度为0,说明有极夜现象,位于南极圈内,丁纬度最高。所以纬度由低到高排列是甲、丙、乙、丁。第6题,结合前面分析,乙地位于北半球,6月份是夏季,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正午太阳位于南部天空;A、C图正午太阳位于北部天空;B图日出东南方向。只有D项符合条件。答案:5.C 6.D下图示意北半球不同纬度五地昼长周年变化。读图,完成7~8题。7.夏至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abcdeB.decbaC.abcedD.badce8.当c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  )A.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B.非洲南部草

7、原正值草木茂盛时期C.中国北方的树木正落叶纷飞D.天山的牲畜向低海拔牧场转移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a地3月21日到9月23日昼长为24小时,处于极昼;9月23日到次年3月21日昼长为0小时,处于极夜,说明其位于90°N。c地6月22日昼长为24小时,刚好出现极昼,12月22日昼长为0小时,刚好出现极夜,说明其位于66°34′N。e地全年昼长为12小时,昼夜平分,说明其位于赤道。b地昼长分布介于a、c之间,说明其位于66°34′N~90°N之间。d地昼长分布介于c、e之间,说明其位于0°~66°34′N之间,且6月22日昼长为14

8、小时51分钟,12月22日昼长为9小时9分钟,结合教材相关参考数据判断,d地位于40°N。综上,五地纬度由低到高排序是edcba。夏至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23°26′N,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近大远小”-8-/8标准的规律推理可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