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突破之开头与结句.ppt

诗歌专题突破之开头与结句.ppt

ID:62042063

大小:837.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1-04-12

诗歌专题突破之开头与结句.ppt_第1页
诗歌专题突破之开头与结句.ppt_第2页
诗歌专题突破之开头与结句.ppt_第3页
诗歌专题突破之开头与结句.ppt_第4页
诗歌专题突破之开头与结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专题突破之开头与结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诉衷情近柳永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请赏析这首词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答案:以抒情主人公“凝睇”的神态描写作结,情感表达含蓄蕴藉;以定格的人物形象作结,戛然而止,言有尽而意无穷;与开头“伫立”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完整;“空”字极富表现力,既有望而不见之意又写尽了内心空落和无奈之感。例题引路2014江苏高考:阅读下面两

2、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5分)第一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友人住处环境,揭示其诗歌独特风格的成因,并暗寓对友人品性的赞颂;第二首诗的结句,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访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或:通过想象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展示其生活情趣)。例题引路总结思路答题思路(1)点明手

3、法(2)分析(3)效果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课堂检测答:以景作结(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的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夜泊牛渚怀古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课堂检测结合全诗,谈谈尾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无尽情思的?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术语),寓情于景,想象明天秋风萧瑟

4、,枫叶飘落,挂帆远去,以寂寥、凄清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人因不遇知音的孤寂、凄苦之情。(景情)这样的结尾情韵悠长,耐人寻味。(效果)答案示例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赵彦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注:管倅是作者好友(倅,称州郡副贰之官,如通判)(1)何遽(jù):为什么那么快。 (2)《阳关》句:别离之曲。(1)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有何妙处?迁移应用(1)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有何妙处?答案提示答:以景结

5、情,寓情于景(2分)(术语),营造了一个凄苦惆怅的意境(1分),增添了作者的愁绪(景情关系),引起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1分)(效果)。(1)本诗以“何人不起故园情”做结尾,有何妙处?课后巩固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运用反问手法,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