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20编录课件详解课件ppt.ppt

最新.1.20编录课件详解课件ppt.ppt

ID:62046709

大小:859.0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21-04-13

最新.1.20编录课件详解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1.20编录课件详解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1.20编录课件详解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1.20编录课件详解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1.20编录课件详解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1.20编录课件详解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1.20编录课件详解授课内容:第一讲、槽探地质编录方法第二讲、浅井、坑探地质编录方法第三讲、钻探地质编录方法一、探槽地质编录方法探槽是地质勘查中最基础的一种找、控矿手段。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图1基线布设图1.2.2.2操作方法在基点处打上编好号的基线桩,然后用皮尺拉紧,固定在两个基线桩上部就成为基线,第一条基线起点为零。1.2.2.3测量方位角及坡度角组长及测手分别作为前、后测手,用罗盘测定皮尺的方位角和坡度角,二者的读数误差在3°之内时,

2、取平均值作为基线的方位角和坡角。1.2.2.4基点基线记录将测量的基点基线数据记录于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中,表式及要求见附录B中表B.4。1.2.2.5文字记录槽探编录的文字记录,按附录B中表B.5“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的内容和要求进行。如果采用摄像、照片等形式记录地质现象,应按附录B中表B.2的要求,另外填写音像记录表。a)槽底不同的岩性层、含矿层(体)、蚀变带、断层及破碎带等界线,以槽底界线铅直投影到基线交点的读数为准,槽壁地质现象以及样品、标本、产状等位置,则按产状水平投影在基线上读数为准。b)记录时,应针对该段反映的主要地质体或地质现象,有侧重的

3、进行。例如描述矿层(体),要抓住矿石特征,重点描述矿石成因的特征和现象。描述断层,应记录断层特征(含断层面、破碎带、两盘相对移动方向等),达到反映断层性质和破坏程度等要求。c)文字记录内容应与素描图上的内容完全吻合,在编录过程中,记录人员和作图者应经常核对,发现问题现场修正。1.2.3绘制素描图素描图是通过测量槽壁及槽底上的各类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标本及样品位置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后描绘到坐标纸上的槽壁、槽底展开图。根据探槽长度和地质复杂程度,素描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1∶200。见附录A中图A.3。1.2.3.1基本要求1.2.3.1.1槽壁图一般

4、绘于素描图的上方,槽底图绘于素描图的下方,槽底与槽壁之间应留1cm以上间隔(以便标注产状、样号等),槽底按正投影绘成等宽的长方形,其宽度一般为1~1.5cm;若遇特殊情况,需绘另一槽壁时,应投绘在槽底的下方,见图2。图2槽壁、槽底位置示意图1.2.3.1.2作图时,应根据地质体的形态(如透镜状、波状、分枝状等)特征勾绘,保持素描图中地质体的形态与实际吻合。1.2.3.1.3一般按比例缩小后宽度大于1mm的地质体均应勾绘到素描图上。有特殊意义的小矿体或地质现象虽小于1mm,也应放大表示,其方法是从该点引出图外,作一幅放大素描图,见图3。图3特殊地质现象放大素描图1.2.3.

5、1.4作大坡度槽壁图时,槽壁图可分段垂直上下移动,形成锯齿状(槽底图仍连续)。这时要注意各段之间的地质要素应严格吻合,见图4。图4上下移动槽壁示意图1.2.3.2作图基本步骤作图员应面向编录壁作图。a)合理布置各绘图要素。首先准备好坐标纸。然后根据探槽的长度、高差等,确定图名、比例尺、基线起点、槽壁、槽底、责任表及样品分析结果表在坐标纸上的相应位置,原则上应布局合理,整齐美观。使用矿区统一图例。b)绘制基点、基线。以图上确定的第一条基线为起点,编号为0(基点位置画2mm直径的园圈、园心加点,下同)开始,用测出的坡度角在坐标纸上画出基线并按比例尺确定基线在图上的长度、基线的

6、终点为基点1。c)测手测量各地质要素点坐标。测手测量并报出各地质要素特征点相对于基线的坐标位置。d)槽壁素描。各导线起点读数均为0m,设各点铅垂投影到基线上的位置为Xm,即皮尺上的读数,该点距基线的铅垂距离为Ym(分基线上或基线下,用标杆丈量出数据),作图员可据此将各点位置投到图上、并分类连接成图。如图5,地表点a垂直投在导线上的点为a′,a′在皮尺(导线)上的读数为5.5m。a点距导线的垂距a~a′为1.9m(读成基上1.9m),则a点的X坐标=5.5m。Y坐标=基上1.9m,据此可在图上确定出a点位置,再依次确定出地表b点的位置。这样依次连接o、a、b点即成地形线(地

7、表线)。将c、d、e点相联为基岩线;将f、q、j点相联为槽底线;将k、i点相联为矿体顶界;将n、m点相联为矿体底界。图5槽壁投影素描示意图e)槽底素描测手将槽底上的各编录要素点先按地质走向投到槽底与槽壁交界处,然后再垂直投到基线上报出该点在基线上的一个读数点(X坐标),作图员即可将该点自基线上投影到槽底图上将地质体、样品等绘出(因槽底为平面图,故无Y坐标点)。破碎带控制点a、b及样槽控制点c、d、e、f各点在基线上的投影点分别为a’、b’、c’、d’及f’,据其在导线上的读数在图上反投影到槽底上,然后根据走向素描成图,见图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