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6温里药与方剂教程课件PPT.ppt

最新6温里药与方剂教程课件PPT.ppt

ID:62063560

大小:2.44 MB

页数:66页

时间:2021-04-14

最新6温里药与方剂教程课件PPT.ppt_第1页
最新6温里药与方剂教程课件PPT.ppt_第2页
最新6温里药与方剂教程课件PPT.ppt_第3页
最新6温里药与方剂教程课件PPT.ppt_第4页
最新6温里药与方剂教程课件PPT.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6温里药与方剂教程课件PPT.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温里药与方剂教程温里药——教学内容掌握:附子干姜肉桂熟悉:吴茱萸丁香小茴香概述一、含义:凡具温热之性,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温里药。又叫祛寒药。二、性能与适应症:1、性味:辛,热/温。2、归经:脾胃、心、肾、肝、肺等。3、主要功效:温里散寒、温经止痛。4、适应证——里寒证。盐附子附子白附片黑附片附子附子(盐附子、黑附片(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归经】归心、肾、脾经【功效】温里助阳,回阳救逆,祛寒止痛。【应用】1.虚寒性的阳痿宫冷,脘腹冷痛,泄泻,水肿等证。2.

2、亡阳证。3.寒痹证。1.阳虚证心阳衰弱,胸痹心痛心悸气短——薏苡附子散下元虚寒腰膝冷痛,阳痿遗精——配熟地、肉桂——桂附八味丸脘腹冷痛脾阳虚泄泻——配干姜、党参——附子理中汤脾肾阳虚,阴寒水肿——配白术、茯苓——真武汤肾阳虚,外感风寒配麻黄、细辛———麻黄附子细辛汤附子2.亡阳证大辛大热,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要药。配干姜、甘草四逆汤兼气脱配人参参附汤附子3.寒湿痹证以寒胜疼痛剧烈者为宜——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用量用法】煎服,3~15g。宜先煎0.5~1小时。【使用注意】孕妇及阴虚阳亢者忌用。反半夏、瓜

3、萎、贝母、白蔹、白及。附子特点:附子辛热燥烈,能通达表里,彻行上下,温补一身之阳气,故常称之为“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峻补下焦之元阳,振奋上焦之心阳,温助中焦之脾阳,既能追复散失之亡阳,又能温补不足之元阳。为温阳散寒之主药,尤为回阳救逆之首选。附子干姜干姜【性味归经】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应用】1.腹痛、呕吐、泄泻脾胃寒证-----二姜丸脘腹冷痛——半夏干姜散呕吐泄泻----理中丸脾胃虚寒要药3.寒饮痰喘,痰稀色白——细辛、五味子——小青龙汤2.亡阳证回阳救逆力较弱,常须

4、与附子相伍为用:相须相使——增强回阳救逆之功相杀——降低减轻附子毒性——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用法用量煎服,3~10g。使用注意:辛热燥烈,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干姜肉桂(官桂,桂皮)肉桂【性味归经】辛、甘、热。归肾、脾、心、肝经。【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应用】1.肾阳不足的阳痿宫冷,虚喘心悸。如肾气丸,右归饮。肾阳虚衰,虚阳上浮——常与山茱萸、五味子等同用。2.腹痛,寒疝。寒邪内侵或脾胃虚寒的脘腹冷痛,可单用研末,酒煎服;寒疝腹痛,多与吴茱萸、小茴香等同用。3.寒痹腰痛、胸痹、阴疽、闭经、痛经。为下元虚

5、冷的要药引火归元【用法用量】煎服,2-5g,宜后下;研末冲服,每次1-2g。【使用注意】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血热妄行出血及孕妇忌用。畏赤石脂。相同:性味均辛甘温,能散寒止痛、温经通脉,用治寒凝血滞之胸痹、闭经、痛经、风寒湿痹证。肉桂桂枝长于温里寒,治里寒证;又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用治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之阳痿宫冷,下元虚衰、虚阳上浮之虚喘心悸等。长于散表寒,用治风寒表证;又能助阳化气,用治痰饮、蓄水证。相异附子干姜肉桂温里散寒止痛温中力强,又温肺化饮,主中焦脾胃寒证,痰饮咳喘。回阳救逆力强,温周身阳气,主治亡阳证四肢厥

6、逆,诸阳虚证及寒痹等。主补命门,温下元,又温经通脉,主命门火衰,经闭痛经,寒疝腹痛,寒痹腰痛等吴茱萸吴茱萸【性能】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效】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应用】1.寒凝肝脉疼痛。寒疝腹痛——小茴香、川楝子——导气汤经寒腹痛——桂枝、当归——温经汤厥阴头痛——人参、生姜——吴茱萸汤寒湿脚气——木瓜、槟榔——鸡鸣散肝寒气滞诸疼要药2.呕吐泛酸3.虚寒泄泻胃寒呕吐——生姜、甘草——吴茱萸汤肝郁化火——黄连——左金丸五更泄泻——补骨脂、肉豆蔻、五味子——四神丸特点:吴茱萸辛苦性热而燥烈,

7、辛开苦降、性善下行。善于疏肝下气而降厥阴阴寒逆气,温中燥湿而散中焦寒湿浊气,调和肝胃并制酸而止嗳气。【用法用量】煎服,1.5-6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小茴香--图小茴香《新修本草》来源伞形科,干燥成熟果实。性能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中。1.寒疝腹痛,少腹冷痛痛经。2.中焦虚寒气滞证。应用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使用注意阴虚火旺者慎用。丁香--图丁香《雷公炮炙论》来源桃金娘科,干燥花蕾。性能辛,温。归脾、胃、肺、肾经。功效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8、。应用1.胃寒呕吐、呃逆。2.脘腹冷痛。3.阳痿,宫冷。使用注意热证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畏郁金。第十章温里剂25、理中丸【组成】干姜6g人参9g白术9g炙甘草3g【功用】温中散寒,健脾益气【主治】脾胃虚寒证。【方歌】理中丸主理中乡,人参甘草术干姜理中丸《伤寒论》【主治】脾胃虚寒证1.中焦虚寒之脘腹疼痛,喜温欲按,手足不温,舌淡苔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