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里分分析.ppt

汉口里分分析.ppt

ID:62064342

大小:3.00 MB

页数:9页

时间:2021-04-14

汉口里分分析.ppt_第1页
汉口里分分析.ppt_第2页
汉口里分分析.ppt_第3页
汉口里分分析.ppt_第4页
汉口里分分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汉口里分分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汉口里分姚焯文、孙梦楚、陶煜、伍一凡位置规模建筑风格特点结论历史文化背景里分历史文化背景概述:里份是武汉早期的居民社区,是武汉市独特的民居形式,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落。武汉市近代最早的里份,起源于汉口开埠后的19世纪末。由于汉口在近代发展最为迅速,里份的分布以汉口最为集中,建筑成就、价值也最高。武汉的里份在从1911到1937的20多年的时间里进入了全面兴盛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里分风格基本形成。但从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武汉解放前夕,武汉的里份建设处于完全停滞的状态,不但没有新的建筑产生,反而被炮火摧毁近万幢建筑,同时为了适应备战的特殊状态,

2、大量的简易棚户房又开始出现。到1949年武汉共200多条里份,里份建筑3000多栋,是老汉口商业区民居和商铺合而为一的独特市井景观。从建国后至今,它经历了和中国其他历史性的文化名城、名街相似的保护经历,有保护的呐喊和切实的措施,但事实却不容乐观,1949年尚存的208条里份到2001年仅剩下140多条了,连武汉最大的里份华中里也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被全部拆除。里分的历史演变:3位置规模MainPoint汉口开埠后的19世纪末,至1949年全市共建有里份208个,房屋达3294栋,其建筑面积约为300万平方米。截至2001年里分现存140多条。里份在武汉三镇都有

3、,由于汉口在近代发展最为迅速,里份的分布以汉口最为集中,建筑成就、价值也最高,主要分布在汉口的江岸区、江汉区。武昌区沿江地段也比较密集。建筑风格特点建筑分类:武汉里份大体可以分为三种:一部分为市民自发建设的,这种里份规划较差,房子狭小,多用木结构,生活设施不完善,但也最具市民味,如原汉正街的满春里;一部分为一些富商合力出资建设,有点早期房地产开发的意味。这些里份规划较好,建筑多为二层小楼,外观整齐,里份内的通道宽敞,生活设施齐备,如车站路友益街附近的平安里、新成里,里份内房屋为单元联排式,中间是堂屋,侧面是正房,后面有楼梯及厨房,有的还有后院;还有一部分因为

4、汉口曾经是洋人租界所在地,得现代西方文明风气之先,又形成了一些洋派的里份,如一元路上的坤厚里,由红、黑两色砖建成的两层小楼,楼层很高,有典型的欧式风格。设计特点:里份讲究适应季节变化、注重解决室内高温的设计,房间内有良好的通风和增设遮阴设备。住宅窗子安装成两层,内层玻璃窗,外层为木制百叶窗。阳光直射时,关上外层百叶窗,既遮阴,又通风。居室内用木栏杆内衬木裙板“隔栅”将屋内隔成几间,隔栅上多有精美的雕刻,这种传统的木装修冬季让居室内增添了几分典雅和古朴。夏日卸去,空旷敞亮,便于白天通风、晚上乘凉。里份中邻里关系非常密切。因为里面的生活设施,如自来水等多为公用,

5、而居民十分密集,这就产生了里份里的规则:互帮互助成为习惯,邻里关系融洽和睦,自然遵守某些不成文的生活资源分配规范。里分结论Firm-basedConsumer-based里分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蕴涵着武汉这座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武汉的“里份”是凝固在建筑上的武汉历史文化,具有无法磨灭的历史价值和时代魅力。因为里分数量过于庞大,因此建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里分进行参观(如咸安坊、汉润里等)江汉村上海村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