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066085

大小:2.25 MB

页数:53页

时间:2021-04-14

最新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Autoform入门操作流程一、概述AutoForm可用于钣金件的成型、拉延、修边、冲孔、翻边、整形等分析,同时也可以根据产品边界计算出比较准确的修边线。目前Autoform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前期产品报价阶段:坯料展开、快速建模、产品成形性判定板料尺寸预估二、模具开发阶段:工艺成形性判定拉延筋分布状态确定板料尺寸形状大致确定修边线优化二、操作流程1.AutoFORM4.4主界面如图1所示:图1菜单工具条设置工具条结果查看工具条隐藏、显示工具条成形过程进度条图5(3)过程设置点击Model菜单下的Pocessgenerator(图5),弹出计算模式设置对话框(图6)图6增量模式作动方式板料

2、厚度模具基准点击OK按钮,弹出过程设置对话框(图7)。其中包括板料设置、工具体设置、拉延筋设置、拉延过程设置、计算模式设置、计算结果输出选项等内容。a.计算类型选择增量模式。b.根据模具结构选择单动或双动模式。c.输入板料厚度。d.选择模具基准。Dieside为凹模,punchside为凸模。A.板料设置(图7):图7①定义板料形状尺寸,可Input手绘;Input:手动输入素材。Inport:导入板料,需封闭曲线。Rectangle:为矩形素材。Copyfrom:从现有文件输入板料。②定义板料摆放位置,可选binder;③定义板厚及材质,可从材料数据库导入;④若需要,定义对称、拼焊线或者工

3、艺孔。形状尺寸摆放位置板厚材质对称约束拼焊线工艺孔B.工具体设置(图8):图8相对板料摆放位置参考模面工作方向工具体合模高度①工具体相对板料摆放位置:单动拉延凹模在上,凸模在下,压边圈在下。若后工序选择冲压方向,则选用Cam,配合Workdirection使用。②参考模面:点击Reference按钮,弹出图9对话框。点击Pickfaces按钮,选用各工具体参考面。③合模高度:定义工具体相对原数模面位置的距离。正负表示移动距离与法向的关系。图9C.拉延筋设置:默认界面没有拉延筋设置菜单,点击Adddrawbead按钮,见图10,弹出图11对话框。①拉延筋位置:Die在上,Binder在下。②拉

4、延筋中心线定义:点击Import按钮,导入线后变为入图11界面,并可点击Edit按钮对中心线长度、位置等编辑。图10图11拉延筋位置筋中心线定义约束力设置图12③约束力设置根据不同板厚、不同材质设置约束力的大小可点击Add/Edit设置变约束力,满足不同分段约束力大小不一的要求。D.润滑条件设置点击Lube按钮,如图13,按材料模型一般取0.15-0.2。图14DieBinderPunchDrawbead法向Blank板料、工具体、拉延筋设置后效果图如图14。图13E.过程设置:1)Gravity重力设置:Gravity是计算由重力引起板材产生的形变,此时的模具是静止的。点击gravity按

5、钮,出现图15对话框。①工具体运动设置:板料放置在压边圈上,工具体设置为不动。②定位销设置:压边圈型面起伏较大时,为防止拉延过程中板料初始定位不稳定,可以使用板料定位销限制材料乱跑动。点击Input按钮,定义8支定位销。图15工具体运动设置定位销设置2)Closing合模设置:Closing是上模开始运动直到上模与压边圈完全闭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上模向下运动,下模与压边圈都是静止的。所以模具运动的距离为上模到压边圈的高度值。点击closing按钮,出现图16对话框。①合模方式:默认Binderwrap,若压边圈型面有形状,则点选Closing选项。②工具体运动设置:板料放置在压边圈上,上模

6、v=1向下运动,下模工具体不动。③定位销设置:可点击Copy按钮,复制Gravity设置参数。④运动停止方式:默认Duringtime方式,“Time:500”中的500为上模与压边圈的距离,即上模向下运动500后,停止合模过程。图16工具体运动设置定位销设置运动停止方式合模方式3)Drawing拉延设置:Drawing是上模与压边圈完全闭合后,一起向下运动直到上模与下模完全闭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上模与压边圈一起向下运动,下模静止。所以模具运动的距离为压边圈最初的高度值。点击Drawing按钮,出现图17对话框。①成形方式:默认Drawing。②工具体运动设置:上模v=1向下运动,压边圈v=

7、-1向下运动,下模工具体不动。压边圈运动方式也可点击Force按钮定义压边力,此情况多用于实体拉延筋。③运动停止方式:默认Duringtime方式,“Time:500”中的500为上模与下模的距离,即上模向下运动500后,停止拉延过程。图17工具体运动设置运动停止方式成形方式F.控制参数设置:1)Main选项(图18):①计算精度:常用Standard,若需提高计算精度,可点选Fine。②网格划分规则:一般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