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内科--哮病(1)幻灯片.ppt

最新中医内科--哮病(1)幻灯片.ppt

ID:62089405

大小:288.00 KB

页数:61页

时间:2021-04-15

最新中医内科--哮病(1)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中医内科--哮病(1)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中医内科--哮病(1)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中医内科--哮病(1)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中医内科--哮病(1)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中医内科--哮病(1)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内科--哮病(1)关于病名《素问·阴阳别论》:“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哮喘的名称最早见于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经元代朱丹溪认定,正式从其他病名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病名。明·虞抟《医学正传》:“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中西医链接支气管哮喘、

2、喘息型支气管炎以及其他急性肺部过敏性疾患所致的以哮喘为主要症状者病机—宿根学说3.风突发突止无明显寒热之象发作时无痰}风盛内动前驱症状:气道挛急眼、鼻、耳、咽痒,咽部、胸部紧束感诊断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唇甲青紫。2.呈反复发作性。诱因:气候变化、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先兆:鼻痒、打喷嚏、咳嗽、胸闷、情绪不宁。3.多有过敏史、家族史。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罗音。5.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涂片、胸部x线检查等。鉴别诊断1.喘证《医学正传》:“哮以声响名,喘以

3、气息言”。“喘促喉中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共同点:呼吸急促。不同点:﹡声响。﹡哮必兼喘(喘促+水鸡声),呼气困难。﹡喘未必兼哮(气促无声),吸气困难。﹡喘可以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鉴别诊断2.支饮《金匮要略·咳嗽痰饮病脉证治》:“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症状:咳、逆、短气、不得卧、如肿。寒饮:痰稀而多,怕冷恶风。病程:病程长,发作期与缓解期界限不清。鉴别诊断3.肺胀肺胀为多种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反复发作,肺脾肾三脏虚损,痰瘀互结,致肺气壅滞,肺体胀满,肺不敛降而成

4、。以喘促、咳嗽、咯痰、胸部膨满、憋闷如塞等为临床特征。缓解期不能如常。哮病反复发作可以发展为肺胀。辨证要点1.辨已发未发症状发作期:……缓解期:……辨证要点2.辨证候虚实实: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喉中痰鸣、痰粘量少、咯吐不利、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端坐俯卧、胸闷窒塞、烦躁不安、或伴寒热、苔腻脉实。虚:气短声低、动则尤甚、喉中轻度哮鸣、咯痰清稀、自汗恶风、食少便溏、腰酸耳鸣。辨证要点3.辨痰的性质寒:咯痰稀白如泡沫,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浮紧。热:咯痰黄稠胶粘,咳吐不利,胸高气粗,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

5、寒热之象不明显,痰涎壅盛,喘咳胸满,喉间如曳锯。(痰粘难咯)辨证要点4.辨风:时发时止发时无痰或少痰止如常人可伴汗出、恶风咽干口燥前驱症状治疗原则治标:祛痰利气(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去壅泻肺)疏风解痉(祛风化痰)治本:扶正固本(温补、滋养、补肺、健脾、益肾)攻补兼施:“然久发者,气无不虚……若攻之太过,未有不致日甚而危者。”《景岳全书·喘促》分证论治—发作期1.寒哮主症: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兼次症: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或清稀呈泡沫状,口不渴,或渴喜热饮,面色晦暗带青,形寒怕冷,或小便清,

6、天冷或受寒易发,或恶寒、无汗、身痛。舌脉:舌质淡,苔白滑。脉紧或浮紧。分证论治—发作期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射干:苦寒,归肺经。降逆祛痰,解毒利咽。麻黄:辛,微苦,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干姜、细辛:辛热、辛温。紫苑:苦、甘,微温。款冬花:辛温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五味子:酸、甘,温。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大枣:甘平,补脾益胃,养血安神,缓和药性。分证论治—发作期2.热哮主症: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兼次症: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

7、咯吐不利,烦闷不安,不恶寒,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分证论治—发作期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方药:定喘汤。麻黄:辛,微苦,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尿。白果:甘、苦、涩,平。敛肺定喘,收涩止带。款冬花:辛温半夏、苏子、杏仁: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黄芩、桑白皮:苦寒、甘寒。清热解毒、泻肺平喘。甘草:甘平。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分证论治—发作期3.浊哮主症:喘咳胸闷,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喉中如曳锯,咯痰粘腻难出。兼次症:呕恶,纳呆

8、,口粘不渴,神疲乏力,或胃脘满闷,或便溏,或胸胁不舒,或唇甲青紫。舌脉:舌质淡或胖淡,或舌质紫暗或淡紫,苔厚浊。脉滑实或弦、涩。分证论治—发作期治法:化浊除痰,降气平喘。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陈皮:辛、苦,温。行气健胃,燥湿化痰。茯苓:甘、淡,平。利水渗湿,健脾。甘草:甘平。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苏子:辛,温。止咳平喘,降气祛痰。白芥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