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剖析幻灯片.ppt

最新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剖析幻灯片.ppt

ID:62091321

大小:2.33 MB

页数:65页

时间:2021-04-15

最新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剖析幻灯片.ppt_第1页
最新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剖析幻灯片.ppt_第2页
最新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剖析幻灯片.ppt_第3页
最新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剖析幻灯片.ppt_第4页
最新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剖析幻灯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剖析幻灯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剖析血细胞分析仪应用广泛,其快速、准确、结果参数全面,其越来越得到检验工作者的认可。部分临检化验室做常规检查完全依赖于血细胞分析仪,而忽略了血细胞的人工分类,因而有不少白细胞形态异常的疾病被漏诊。因此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应引起广大检验工作者的重视。血涂片的细胞形态学检查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核左移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者>3%)大部分为4-5叶或更多为核右移。此时如伴有白细胞减少,为骨髓造血功能降低,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如巨幼红细胞贫血、恶性贫血等)核右移核右移核棘突、鼓锤状核核棘突:

2、中性粒细胞的核有各种形状的芽状突出称核棘突。核棘突大量出现时有严重中毒或感染存在(如癌转移、晚期结核、放射线损伤等)鼓锤状核:中性核细胞核上出现一种细丝相连的卵圆形或圆形突出的染色质(直径1.2-1.6μ),其数量与x染色体有关,多见于女性。Pelger-Huet核异常Pelger-Huet核异常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主要形态学特点是: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大部的核不分叶或仅分两叶(似花生、眼镜、哑铃等形态),核染质较粗糙,浓染。此种细胞功能正常临床上无异常表现。Pelger-Huet核异常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异常中毒颗粒Chediak

3、-Higashi综合症Alder-Reilly粒细胞颗粒异常May-Hegglin粒细胞颗粒异常遗传性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中毒颗粒中毒颗粒(颗粒左移)指在成熟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变得粗大深染。正常时颗粒大小不一,有圆形,卵圆形和杆状等,颗粒直径0.1-0.5μ,大部分是中性S粒,小部分是嗜碱性A颗粒。A颗粒含酸性磷酸酶,过氧化酶和溶菌酶等,是一种初级溶酶体,它相当于嗜天青颗粒,正常时<10%。S颗粒较小,呈卵圆形、杆状、哑铃状,含碱性磷酸酶,占大多数,相当于嗜中性颗粒。(见图)S颗粒减少时称颗粒左移,也称中毒颗粒。主要见于:严重

4、传染病(猩红热、肺炎)、各种化脓性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中毒、大面积烧伤等病理情况下。中毒颗粒Chediak-Higashi综合症Chediak-Higashi综合症中性粒细胞形态学改变: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浆内可见较多粗大呈嗜酸染色的颗粒,有的可见融合的巨大红色颗粒。颗粒大小不一,多数颗粒大。(见图)早幼粒以下粒细胞亦可见此种包涵体样颗粒。淋巴细胞浆内多见胞浆内含1个颗粒(包涵体样)者,亦可见含2-3个颗粒者。各期巨核细胞均可见此种颗粒。单核细胞及组织细胞浆内亦可见此种巨大颗粒。Chediak-Higashi综合症Chedi

5、ak-Higashi综合症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皮肤色素缺乏,畏光,毛发呈灰白绒毛状,患者易感染,常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少数有贫血。发病机理可能是:细胞中颗粒的融合,使颗粒变大而数目减少;也可能有其它细胞器异常。电镜观察显示及组织化学研究显示,白细胞内大块的异常颗粒主要是一种巨大的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这些颗粒主要结合在溶酶体膜上。有异常颗粒的吞噬细胞趋化性减低,杀菌功能缺陷。此病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患者多死于感染。Alder-Reilly粒细胞颗粒异常形态学特点:中性粒细胞浆内出现较大的深紫色颗粒

6、。比一般嗜苯胺颗粒和嗜碱颗粒大的多。又称Alder-Reilly小体(包涵体)。这种颗粒易与中毒颗粒相混淆(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中也可见到这种包涵体)。(见图)临床特点:常伴发骨与软骨异常的各型粘多糖沉积病,在外周血中,这种包涵体不一定经常找到,而在骨髓中经常出现。遗传学: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是由于某些酶缺乏,使粘多糖不能完全降解,形成此种颗粒(包涵体)。Alder-Reilly粒细胞颗粒异常May-Hegglin粒细胞颗粒异常细胞形态学特点:粒细胞(包括中性、嗜酸、嗜碱),胞浆中见直径2-5μm的嗜碱性与嗜派若宁的

7、包涵体,也称May-Hegglin小体,与感染时的Dohle小体相似,但较Dohle小体大,更圆,较孤立。而且具有这种包涵体的百分数也较高。(见图)临床表现:一般患者无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出血表现,除外周血粒细胞中见到May-Hegglin小体外,可伴有白细胞减少,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以及见到畸形血小板。遗传学: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包涵体主要由RNA组成,来自粗面内质网)。May-Hegglin粒细胞颗粒异常May-Hegglin粒细胞颗粒异常诊断:粒细胞胞浆中找到May-Hegglin包涵体。家庭成员有类似发现。注:May

8、-Hegglin包涵体主要应与在感染及药物反应中出现的Dohle小体进行鉴别(结合临床病史)。治疗:无症状不需治疗。遗传性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过多细胞形态学特点:杂合子患者:血中分5叶或5叶以上的粒细胞>10%纯合子患者:血中分5叶或5叶以上的粒细胞>14%骨髓检查:查见早期粒细胞,核有切迹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