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金匮要略方论》1(1)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最新关于《金匮要略方论》1(1)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ID:62104718

大小:1.22 MB

页数:84页

时间:2021-04-16

最新关于《金匮要略方论》1(1)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1页
最新关于《金匮要略方论》1(1)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2页
最新关于《金匮要略方论》1(1)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3页
最新关于《金匮要略方论》1(1)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4页
最新关于《金匮要略方论》1(1)教学讲义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关于《金匮要略方论》1(1)教学讲义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金匮要略方论》1(1)关于《金匮要略方论》沿革地位性质特色、特点内容的重点病证与治法方药的重点沿革:《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205年《伤寒论》西晋王叔和编次《金匮玉函要略方》北宋王洙《金匮要略方论》北宋林亿1066年《新编金匮方论》元邓珍1340年地位:喻昌:“读灵素而不了了者,求之金匮,……历代名贤,屈指不过数人,咸以仲景之学为绝学。”《局方发挥》:“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仲景之书,载道者也,医之良者,引例推类可为无穷之应用。”地位:徐忠可:“张仲景者,医家之周孔

2、也,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家之六经也。而其金匮即为后世杂病方书之祖,乃有药味有方论之灵素也。”《医宗金鉴》:“先自张机书起,盖以前之书,皆有法无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杂病论,创立方法格式,始有法有方,诚医宗之正派,启万世法程,实医门之圣书也。”地位: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学医从《伤寒论》入手,始则难,既而易;若从后世分类书入手,初若易,继则大难矣!”“内经无论真不真,总是秦汉间书,得其片语,即是治法;伤寒论无问全不全,苟能用其法以治今人病,即此亦已足矣。”地位: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昔人论医,谓前乎仲景

3、有法无方,后乎仲景有方无法。方法具备者,唯仲景此书。”性质:《金匮要略》是中医古典医著之一,它将中医治病的理法方药贯穿于临床实际,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金匮要略》是最早的内科书,是最早的方剂书,是传授疾病证治规律的书。特色、特点:反映临床疾病诊治规律重视脉象重视辨病辨证重视药物的剂型和煮服法重视脉象:原文398条中145条论及脉象(占36.4%)。脉型18种,相兼脉51种,部位以寸口、趺阳、少阴为主。以脉论病。测病位,断预后,指导用药。重视辨病辨证:从篇名的“病脉证并治”中可以体悟病与脉症的概念。病有主症主方,临床

4、具体变化则有相对于不同治法方药的不同方证,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雏形,体现了临床的病证结合。剂型和煮服法:剂型有汤、丸、散、酒、薰、洗、坐等,汤剂为主。有统计所出汤方125首、散方25首、丸方17首。煮服方法也有讲究。先煎、后入、顿服、再服、三服、日再夜一、昼三夜一、日三夜二以及少量递增,以知为度等等,包括药后反应、可能出现的变化等均有详细交代。内容的重点:热病卒病难病病名主症治法方剂痉病柔痉发热汗出,恶寒,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栝蒌桂枝汤刚痉发热无汗,恶寒,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葛根汤里热成痉胸满口噤,卧

5、不着席,脚挛急,齘齿大承气汤病名主症治法方剂湿病寒湿在上身疼发热,头痛鼻塞而烦,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纳药鼻中风湿袭表无汗,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麻杏薏甘汤寒湿犯表湿家身烦疼麻黄加术汤风湿兼表气虚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已黄芪汤风湿兼表阳虚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风湿兼表里阳气俱虚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甘草附子汤病名主症治法方剂暍病伤暑热盛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

6、人参汤伤暑湿盛身热疼重,脉微弱一物瓜蒂散阴阳毒阳毒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升麻鳖甲汤阴毒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疟病瘅疟但热不寒,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吐白虎加人参汤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病名主症治法方剂肺痈咳吐脓血,胸痛,脉滑数(银翘散)、桔梗汤、苇茎汤肠痈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迟紧大黄牡丹汤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溢饮当汗出不汗出,身热疼重,发热恶寒大小青龙汤支饮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

7、,目泣自出,身瞤(小青龙汤)病名主症治法方剂谷疸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茵陈蒿汤呕吐呕而发热小柴胡汤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肢厥四逆汤下利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通脉四逆汤腹满脉紧弦,胁下偏痛,发热大黄附子汤发热十日,腹痛,饮食如故,脉浮数厚朴七物汤奔豚气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病名主症治法方剂产后中风太阳中风头痛恶寒,时时发热,汗出干呕,心下闷阳旦汤阳虚中风发热面赤,头痛气喘竹叶汤热入血室往来寒热,发作有时,昼则谵语,如见鬼状小柴胡汤以发热为主的外感类疾病,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一般常

8、见的普通感冒或流感2、常见的较重的感染症,如大叶性肺炎、菌痢等3、严重的感染症和烈性传染病,如流脑、乙脑、霍乱、鼠疫、肠伤寒、疟疾等。从现今中医外感热病的范围来看,狭义伤寒大体与1相当,温热类或湿热类病证与2相当,而瘟疫类病证与3相当,当然这只能说是大体上,并非绝对。热病治疗的进步:六经以八纲对应伤寒为用药基础对应百病卫气营血对应温病三焦重视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