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科伤口的处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

最新外科伤口的处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

ID:62110208

大小:166.5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外科伤口的处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1页
最新外科伤口的处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2页
最新外科伤口的处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3页
最新外科伤口的处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4页
最新外科伤口的处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外科伤口的处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外科伤口的处理-药学医学精品资料切口愈合阶段:第一阶段(术后1—4天):这一阶段主要完成血管,细胞及酶的再生修复,切口本身无抗张力强度的恢复第二阶段为增生阶段(术后5—20天):包括上皮组织的形成,切口收缩和一些连接组织的发生,这一阶段切口抗张力强度可达原有强度的15%~30%。大多数切口裂开发生在这一阶段。第三阶段(21天至数年)组织因胶原纤维交错再生重组而改变,这一阶段切口可回复原有的80%抗张力强度。切口易感原因:全身、切口相关疾病及医源性等因素有关。全身因素:年龄大于65岁,急诊手术,复杂耗时手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恶性肿瘤,应用类固醇激素,低蛋白血症,合并心肺疾病,腹膜炎,糖尿病、尿毒症和高胆红素血症,多次手术,吸烟,腹胀,全身感染,切口造瘘等。切口相关因素:技术、电刀应用、缝线、污染、血运、肥胖等。缝线的选择须用不吸收缝线或时效较长的可吸收缝线来缝合愈合缓慢的组织(如皮肤、筋膜、肌腱等)选用可吸收性缝线来缝合愈合较快的组织(如胃、结肠、膀胱等)在缝合污染伤口时,避免使用多纤维缝线,改用单纤维缝线或可吸收性缝线正确缝合技术:0号PDS边距1CM缝线长度:切口4:1PDS;单丝慢吸收2周70%6周25%180D完全吸收谢谢五脏风寒积聚病

3、脉证并治第十一目 的 要 求了解五脏风寒的概念和热在三焦以及积、聚、谷气的区别。掌握肝着、脾约、肾着的概念、症状、病机及治法方药。概 说五脏中风、中寒(脾只记有中风;肾中风、中寒均无;受邪证候)真脏脉三焦各部病证(三焦竭部及热在三焦、寒在大小肠)脏腑积聚谷气五脏病一、肺病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1)肺中寒,吐浊涕。(2)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3)论述肺中风、中寒的症状和肺死脏的脉象。五脏病二、肝病肝中风者,头目目闰,两胁痛,行带伛,令人嗜甘。(4)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

4、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5)。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6)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7)论述肝中风、中寒的症状、肝死脏的脉象及肝着的证治。五脏病二、肝病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7)肝着:着,附着或留着。肝脏受邪而疏泄失职,其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症状: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病机:肝脏经脉气血郁滞,着而不行。治法:行气活血,通阳散结。方剂:旋覆花汤旋覆花入肝行气通络,葱茎通阳散结,新绛活血行瘀五脏病三、心病(

5、8-12)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口噉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藏伤所致也。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五脏病四、脾病(13-15)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而短气。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趺

6、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论述脾中风症状、脾死脏脉象和脾约的病机与证治。五脏病四、脾病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含义:胃热气盛,脾阴不足,胃强脾弱。症状:趺阳脉浮而涩,小便数,大便坚。病机:胃热气盛,脾阴不足,肠中燥结治法:清热润燥通腑方剂:麻子仁丸麻子仁、杏仁润燥滑肠,芍药敛阴和脾大黄、枳实、厚朴泄热导滞,攻下通便蜜甘缓润下脾约证脾阴虚证证候同大便秘结异小便频数,饮食如常形体消瘦,皮肤干燥,肌热,口舌干燥,饮食不消化

7、。病机同脾阴不足异胃热脾津伤脾阴不足治法泄热润燥通便滋养脾阴脾约证阳明腑实证证候同大便秘结异小便频数,虽数日不大便,却仅腹微满而不痛,或者无所苦腹胀满疼痛,潮热或谵语,或热结旁流病机同胃实热异胃热脾津伤胃肠实热,腑气不通治法泄热润燥通便滋养脾阴五脏病五、肾病(16、17)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加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论述肾着病的病机、证治和肾死脏的脉象。五脏病五、肾

8、着(16)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含义:寒湿痹着腰部,腰为肾之外府。症状:腰冷、腰痛、腰重。病机:寒湿痹着于腰部。鉴别:反不渴,小便自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