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探究述评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探究述评

ID:6212268

大小:3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1-06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探究述评_第1页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探究述评_第2页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探究述评_第3页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探究述评_第4页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探究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探究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度定量探究述评  摘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解决二者之间协调的问题已成为全球热点话题之一。因此,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而在现有的研究中存在定量与定性两种分析。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出部分常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现存研究中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强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关键词: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协调度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0-0014-028生态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两者有着对

2、立统一的关系[1]。当今,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类意识到,过去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人类必须谋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而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是实现这一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2]。基于此已有很多研究者对此研究,现存的研究中一般存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两种,本文主要侧重于定量分析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阅读,归纳出国内外学者在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通过对国内外学者采用的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进而加以归纳与总结。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方法(一)指标权重的确定评价指标对于评价对象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所选指标在进行数量分析时,必须对其

3、确定权重值[3]。一般来说,确定权重的方法分为两大类,即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包括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等,以及客观赋权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PCA)、因子分析法、熵值法、变异系数法、均方差法等[4~7],二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但为了减少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可多种方法相结合。(二)评价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评价生态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有很多种方法,一般常见的有生态足迹法、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库兹涅茨曲线检验法、基于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法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8~14]: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用颜色的深浅来表现一个系统信息的明确程度。模型:灰色数列预

4、测、灰色灾变预测、灰色拓扑预测等类型。特点:(1)允许对少数样本数据进行预测;(2)允许对灰因果律事件进行预测;(3)具有模型可检验性。8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指环境破坏与收入水平之间成倒U形曲线关系,即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环境质量先破坏后好转。模型:二次函数型,三次函数型,以及将二次函数、三次函数与对数形式相结合的模型。特点:只是一种假说,而不是定律。基于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法:利用数学原理建造一定的数学模型,对协调度进行评价。模型:协调发展度模型、耦合度模型等。特点:可以从定量的角度计算出协调指数,使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三)指标标准化的方法被选指标的量纲、数量级和变化

5、幅度可能存在差异,如果用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就会将不同性质、不同量纲、不同数量变化幅度的数值都统计在一起,这样势必突出某些数量级特别大的变量对结果的影响,而压低甚至排除了某些数量级很小的变量对结果的影响[6]。因此,需要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常见的标准化方法有以下几种[4,8,15]。(1)极差标准化:指标的单位和数量级不同,没有可比性。Aij=(Xij-Ximin)/(Ximax-Ximin)(2)极大值标准化:一般指标都可使用。x′ij=(i=1,2,…,m;j=1,2,…,n)标准化后所得数据极大值为1,其余各数值小于1。8(3)标准差标准化:一般指标都可使用。x′ij=(i=1,

6、2,…,m;j=1,2,…,n)其中,[xj]=xij,sj=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的进展(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的国外研究进展当经济系统的调节机制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生物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结构、布局和自我更新能力时,经济系统本身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16]。1991年美国学者Grossman和Krueger[17]最先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呈倒“U”型关系。1996年Mingworth[18]提出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来计算协调度。2003年Bleischwitz[19]分析了生态效益、社会认知和社会制度的相互影响,建构出三者关系的理

7、论框架,阐述了全面实现生态效益的路径和方法。(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研究的国内研究进展8根据国外许多学者定量研究的成果,国内的学者们也相继对不同的区域开始进行定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例如,1993年周建平[20]等通过非线性微分方程协调度建立了非线性模型协调度。1994年杨士弘[21]等用变异系数法对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测量评价。主要利用数理统计中变异系数、协调系数的概念和性质求两个子系统间协调度指数。2006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