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西中医学院PPT-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

最新山西中医学院PPT-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

ID:62123673

大小:567.00 KB

页数:148页

时间:2021-04-17

最新山西中医学院PPT-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1页
最新山西中医学院PPT-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2页
最新山西中医学院PPT-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3页
最新山西中医学院PPT-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4页
最新山西中医学院PPT-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山西中医学院PPT-药学医学精品资料.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最新山西中医学院PPT-药学医学精品资料第十五章祛湿剂定义: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症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的“消法”。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及十剂中“燥可祛湿”之原则而立法。适应症:水湿病证。包括外湿,内湿,外湿与内湿相互影响,相兼为病。外湿者,每由居处湿地,冒雾或淋雨涉水,以致湿从外袭,正不胜邪所致。症见恶寒发热,头胀身重,周身酸痛,面目浮肿等。内湿者,每因恣食生冷,嗜饮酒酯,使脾胃运化失常,而致水湿内停所致。症见胸脘痞闷,呕恶泄痢,

2、淋浊,水肿或黄疸等。第一节:燥湿和胃 平胃散(《简要济众方》)【组成】苍术四两(120g)、厚朴涂生姜汁,炙香熟三两(90g)、陈皮二两(60g)、甘草炙一两(30g)。【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功用】燥湿健脾,行气和胃【主治】湿滞脾胃证。病机分析: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之基础方。脾运不健,气机受阻,故见脘腹胀满,食少无味;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嗳气吞酸湿性重着,故肢体沉重,怠惰嗜卧湿邪下注,则为泻泄。治法—燥湿运脾,行气和胃。配伍意义:君:苍术—燥湿健脾行气以除湿臣

3、: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燥湿以运脾佐:陈皮—理气化滞,燥湿醒脾助苍术燥湿运脾,助厚朴行气化滞。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生姜——温散水湿,且能和胃降逆。大枣——补脾益气以襄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配伍特点:(1)燥湿与行气并用,而以燥湿为主。(2)运脾与和胃兼顾,而以运脾为主。辨证要点: 脘腹胀满,舌苔白腻而厚。 使用注意:因本方辛苦温燥,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孕妇慎用。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各—两(各30g),半夏曲、炒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二两(各60g)、藿香

4、去土三两(90g),炙甘草二两半(75g)【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水—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9g,姜、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现多制成丸剂、胶囊剂。)【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病机分析:此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外感风寒,卫阳被郁,则恶寒发热,头痛;湿浊内阻,气机不畅,则胸隔满闷、腹痛;湿滞脾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发为呕吐,肠呜泄泻。口淡、苔白腻,为湿邪内盛之象。治法:解表化湿,理气和中。配伍意义:

5、君:藿香:外解在表之风寒治霍乱吐泻芳化在里之湿浊之要药。辟秽和中而止呕臣:半夏曲:理气燥湿陈皮:和胃降逆以止呕健脾祛湿。白术:助藿香内化湿茯苓:浊而止吐泻以止泻佐: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解表散寒,行气止呕白芷:外散风寒,兼能燥湿助藿香外散风寒,兼化湿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佐使炙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配伍特点:(1)表里双解而以化湿和中治里为主(2)升降并用而以降浊为主。(3)邪正兼顾而以祛邪为主。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呕恶泄泻,舌

6、苔白腻。使用注意: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较弱,故服后宜温覆以助解表。湿热霍乱之吐泻,则非本方所宜。类方比较:1.本方与平胃散都用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皆具有芳香化湿,理气相中的作用,均能治疗湿邪困阻中焦的病证。不同的是:平胃散以辛温香燥的苍术为君药,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作用,为治疗湿滞脾胃的主方。主治湿困中焦,脾胃不和之病证,其燥湿的作用比较强。藿香正气散以辛温芳香的藿香为君药,外散风寒,内化湿浊,理气和中,主治外有风寒、内有湿滞之证。2.本方与香薷散均能治疗暑月乘凉饮冷,外感于寒,内伤于湿之证。但香薷散所治之病证,

7、病情较轻,病位偏表,故方中用辛温芳香的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化湿,用厚补、扁豆行气祛湿和中。而本方治证脾胃湿滞较重,同时兼外感风寒,以腹痛吐泻为主,并伴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临床症状较前方为重,所以除用厚朴、大腹皮、半夏、陈皮、茯苓、白术、甘草、大枣理气健脾燥湿外;同时用藿香、苏叶、白芷、生姜,发汗解表,疏散风寒。用药较多,功用比较全面。茵陈蒿汤(《伤寒论》)【组成】茵陈蒿六两(18g)、栀子十四枚(12g),大黄二两去皮(6g)【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

8、从小便去也。水煎服。【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病机分析:本证病机为阳明瘀热在里发黄,湿热雍滞中焦,导致土雍木郁,肝胆疏泄失常,湿不得下泄,湿热与瘀热郁蒸于肌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